血型不同的人,不仅性格不同,竟然连患病率也不同?最近有研究发现,非O型血的人群,患肠炎的几率会更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血型影响了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尤其是对炎症性肠肠炎的发生,有明显的保护或致病作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肠道菌群和血型被同一基因调控
德国基尔大学研究团队发表在《NatureGenetics》杂志上的这项关于血型和肠道菌群的研究,发现负责调控肠道菌群的基因,竟然也对血型也有影响。
研究人员通过对名德国人进行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他们的肠道菌群组成相似,并且有38个基因位点,与单个细菌及整个肠道菌群的组成都有关系。基因支持着每个生命的基本构造和性能,而基因位点不同决定着每个个体的差异性。
再进一步的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这38个基因位点中,有两个基因位点,同时也负责调控着血型基因,一个是调控粪杆菌的位点,另一个是调控拟杆菌的位点。粪杆菌和拟杆菌作为肠道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肠道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能被同一基因调控,这就说明血型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ABO组织血型与部分肠道菌群相关
为了进一步研究血型与肠道菌群的关系,研究人员对受试者的组织血型FUT2分泌型状态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非O型血的FUT2分泌型状态与拟杆菌、粪杆菌属也有关联。
我们的血型一般分为A、B、AB、O四种,具体是哪种血型,是由红细胞表面的抗原决定的,其中,A、B、AB型的红细胞上都有一些H抗原,O型只有极少数的H抗原。而FUT2作为一种分泌基因,调控着ABO血型H抗原的表达。所以A、B、AB型比O型的H抗原多,说明的A、B、AB型的FUT2分泌也越多。
研究人员在研究中还发现,FUT2分泌的越多,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就会越多。也就是说,A、B、AB型血的人群,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会比O型血的人多。而拟杆菌数量的增加与炎症性肠病之间的相关关系,已经被很多研究证实,所以这一发现,就可以说明A、B、AB型血的人群,更容易患炎症性肠病。
研究人员表示,血型会影响患肠炎的几率,这可能是因为A、B、AB型血的红细胞产生的“分泌物”,成为了某些特定菌群的来源,从而影响了那些可能导致肠炎的细菌的生长。
预防肠炎,你要这样吃
肠炎病症可大可小,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除了要注意饮食卫生,定期体检之外,在食物的选择方面,我们也可以更有倾向性的选择一些对肠道具有保护作用的食物。
01
核桃
发表在国际杂志Nutrient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核桃中含有多种天然化合物和植物化学物质,能够有效预防溃疡性结肠炎和结肠癌的发生。
02
蓝莓
研究人员发现,蓝莓中富含的纤维能够预防溃疡性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并且和含益生菌的酸奶一起食用时,效果更加显著。
香蕉和西兰花:这两种食物中含有的可溶性纤维,能够帮助肠道抗菌,减轻肠炎疼痛、腹泻、呕吐等症状,降低局部性回肠炎的复发几率。
03
橄榄油
橄榄油中富含的油酸,可以抑制溃疡性肠炎的炎症因子。研究发现,与较少食用橄榄油的人相比,经常食用橄榄油的人患溃疡性肠炎的风险要低90%。
04
石榴
路易斯维尔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浆果和石榴中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尿石素A,也可以减少和预防炎症性肠病。
点击进入凤凰大健康小程序看更多科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8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