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反复发作,经正规治疗,超过两个月仍不能治愈的胃病被称为难治性胃病,民间俗称为“老胃病”。其特点是发病率高,反复难愈,包括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其临床表现主症为“痛、胀、呃”,胃脘冷痛,得食痛减,遇冷加重,饮食减少,呃逆,返酸,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均属于人体阳气虚弱的范畴所致,我们习惯简称为慢性胃病。临床研究表明,“冬病夏治,中药敷贴”这种特殊的治疗方法对慢性胃病、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并有很好的抗复发的作用。
老胃病患者一般病程比较久,患者多数呈现“脾虚”症状,“脾虚”的胃病患者常常会有反复的上腹部不适、饱胀、隐痛、烧灼感,多数进食后症状较为严重,其次就是出现食欲下降、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按照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健脾益气,行气止痛,其疗效通常比较明显。
我科秉承发扬中医特色理念,开展多种治疗胃肠病的“内病外治”的绿色疗法,如针灸,艾灸,拔罐,穴位注射,督灸等。
三伏天是治疗老胃病的最佳时机三伏天即将到来,夏季气温升高,机体阳气较为充沛,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有利时机,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基础,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采用冬病夏治防病治病老胃病,按天干配地支选取贴敷时间,依据募俞配穴法选取特定的腧穴,通过特定药物作用于特定腧穴上,一方面透过间接作用,即药物对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调整阴阳平衡,以改善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降低发病率和缓解症状的目的。另一方面,即药物的直接作用,当药物敷贴于相应的穴位之后,透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达到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所以冬病夏治在治疗老胃病方面,具有与内服药物完全不同的作用特色。
艾灸胜千年参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和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伏前灸---年6月12日~7月11日
初伏10天---年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20天---年7月22日~8月10日
末伏10天---年8月11日~8月20日
伏后加强灸---年8月21日~8月31日
世綵堂灵芝膏“古方圣药——灵芝膏”道家仙方,灵芝加中药配方;调理五脏六腑,疏肝排毒、轻易喝醉、口干、口苦、口臭,分解血脂降血压、调节内分泌失调、滑肠通便、不明缘故原由体重增长、长期便秘者必治,脸色昏暗、去痘除斑,具有全身生理调理功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yzl/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