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夏日炎炎三伏天,医院中医科不断有患者前来咨询“冬病夏治三伏贴”——天灸疗法。所谓天灸疗法,是中医传统医学外治法中的一种,即在三伏天(可辅以三九天加强)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以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
什么是天灸
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又称敷贴疗法,方法是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的穴位,可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通经入络,达到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通脉,调节脏腑功能的效果,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天灸的作用机理
1.局部组织的刺激作用:天灸所采用的药物大都带有一定的刺激性,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从而起到清热解毒、消炎退肿的作用。
2.天灸刺激和作用于体表腧穴相应的皮部,通过经络的传导和调整,纠正脏腑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经络气血的运行达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天灸药物透过特异腧穴的皮肤,其有效成分通过经络体液循环直达病变部位,发挥其药理效应。
4.神经调节作用:天灸主要通过药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从而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免疫机能作用:通过神经反射作用,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从而调整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天灸时间的掌握
1.三伏天灸疗法。三伏天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从农历小暑至立秋的31天时间内俗叫做“伏夏”季候,有初伏、二伏、三伏。人们说,“热在三伏”,这是一年中气温最高、阳气极旺的时辰。遵照中医“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少数人冬季常发以阳虚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多可经过伏夏的保养,使病得以好转,甚至痊愈。少数人冬季发作较剧的疾病,炎热天气候温暖病情缓解,这时不失时机地补益正气,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扶正祛邪。这样,冬天时人体就能抵御外邪的入侵。
2.三九天灸疗法。从中医的理论来讲,冬天到临,天气寒冷,按照“天人相应”理论,人体阳气相对不足,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易于感受寒邪。这类人群,若采用三九天灸疗法,通过药物的感化和经穴的流注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可以达到医治、保健、延年益寿的目标。
天灸的适应人群
天灸适合任何体质的人群,有治疗及保健作用,对体质偏虚以及有寒证、疼痛者,疗效更佳。
1.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体虚容易感冒者。
2.消化系统疾病,包括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慢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3.部分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膝骨性关节炎、慢性盆腔炎等。
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温燥的刺激性药物,孕妇不可进行天灸。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不可进行天灸,但月经量少或者处于月经末期的经期女性,可进行天灸。体温超过38度不可天灸。另外,由于婴幼儿皮肤较细嫩且难以配合,建议三岁以下婴儿不宜天灸。
天灸具体注意事项
1.每年于初伏、中伏、末伏三伏天和一九、二九、三九天进行贴敷治疗,须连续治疗三年或多年坚持贴敷。如因工作繁忙等原因,未能按时来贴敷,可于三伏或三九之间任意一天来补贴治疗,但疗效略有下降。
2.每次敷贴时间4-24小时。本疗法一般无不良反应,仅极少数出现局部起泡、起疹、红肿、灼热、奇痒等,这是药物刺激或过敏体质所致,属于正常现象。可以提前去除贴敷药膏,用皮炎平软膏或烫伤软膏,外涂以减轻皮肤不适感,如按上述方法处理仍未改善,可以到回本院中医科作进一步处理。对反应不明显者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
3.治疗期间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瓜果、冰冻冷饮、“发物”,即鸡、鸭、烧鹅、牛肉、虾、蟹、海产品、花生、韭菜、香菜等。
4.治疗期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防止大量出汗。
5.治疗当天禁止游泳、淋雨、使用冷气。
6.治疗结束当天洗浴时,局部用清水冲洗即可,不宜用肥皂、沐浴液等,24小时后可正常沐浴。
7.着装:由于很多疾病要在颈背部、腹部、腰部、腿部贴敷,所以建议女士们不要穿连衣裙、连身衣,最好是选择深色的、较宽松的衣服,避免药膏弄脏衣服。
哪些患者禁忌贴敷
穴位贴敷禁忌因贴药的药膏中含有温燥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下列患者禁忌贴敷:
1.孕妇;
2.正处经期且月经量多者;
3.体温超过38度者;
4.由于婴幼儿皮肤较细嫩,建议三岁以下婴儿不宜天灸;
5.有严重心脏疾患、皮肤过敏、瘢痕体质者。
今年贴敷时间
年7月12日~年7月21日为初伏10天
年7月22日~年8月10日为中伏20天
年8月11日~年8月20日为末伏10天
贴敷地点:医院中医科门诊、中医科病房
详询:-
稿件来源:中医科
本期编辑:亓凡
欢迎投稿:wf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怎么彻底治愈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yzl/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