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过程 >> 正文 >> 正文

宝宝喉咙里总是有口痰别忽视后果比你想象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2-4-13
去哪里治白癜风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最近,在疫苗君的妈妈学堂社群里,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疫苗君,为什么我家宝宝总是喉咙里有口痰,咕噜咕噜响,也没有明显咳嗽,没有发热,吃奶也好的,医院看了好多次,吃了不少药,头孢、阿奇霉素都吃过,换了好几种咳嗽药水吃,雾化也一直在做,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很可能是因为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

食物过敏(牛奶蛋白过敏)

食物过敏在婴幼儿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与婴幼儿免疫功能不成熟、肠道屏障结构异常、环境因素、微生物暴露以及家族过敏史等因素有关。

引起婴幼儿过敏的食物以牛乳蛋白和鸡蛋最为常见。牛乳蛋白过敏发生的高峰期是在0~1岁,多见于配方喂养婴儿。新生儿的食物只能是奶类,配方的奶源绝大多数以牛乳为主,因此牛乳蛋白过敏是婴儿食物过敏的主要致敏原。

纯母乳喂养新生儿也可发生过敏,但过敏的发生率很低(0.5%左右),大多与母亲进食较多高蛋白食物如牛乳制品和海鲜后进行哺乳,导致未完全消化的蛋白质通过母乳进入婴儿肠道造成过敏反应有关。

经常在新生儿后期或满月后出现临床症状,包括皮肤、胃肠和呼吸系统症状,甚至可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的表现有哪些?

CMPA是一种全身的过敏反应,常累及很多系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

0

胃肠道表现:反复反流、呕吐、腹泻、便秘、便血等;

皮肤黏膜表现:湿疹、红斑、风团、血管性水肿等;

呼吸道表现:非感染性流涕、慢性咳嗽和喘息等;

非特异性症状:无故拒奶、频繁哭闹、烦躁不安、生长发育迟缓等;

急性过敏综合征:可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以及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牛奶蛋白过敏的饮食管理及治疗

治疗最佳方法是回避牛奶蛋白,同时给予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治疗,以提供生长所需的能量及营养。

1.母乳喂养儿发生CMPA:继续母乳喂养,母亲需回避牛奶及其制品至少2周;部分过敏性结肠炎儿童母亲需持续回避4周。若母亲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后儿童症状明显改善,母亲可逐渐加入牛奶,如症状未再出现,则可恢复正常饮食;如症状再现,则母亲在哺乳期间均应进行饮食回避,并在断离母乳后给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因牛奶为钙的主要来源,母亲回避饮食期间应注意补充钙剂。

此外,严重CMPA患儿,母亲饮食回避无效时,可考虑直接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或氨基酸配方替代。

2.配方奶喂养儿发生CMPA:≤2岁CMPA患儿应完全回避含有牛奶蛋白成分的食物及配方,并以低过敏原性配方替代,建议至少6个月,或者至9-12月龄;>2岁CMPA患儿由于食物来源丰富,可满足生长发育需要,故可进行无奶饮食。

(1)氨基酸配方:氨基酸配方不含肽段,完全由游离氨基酸按一定配比制成,故不具有免疫原性。对于牛奶蛋白合并多种食物过敏、非IgE介导的胃肠道疾病、生长发育障碍、严重牛奶蛋白过敏、不能耐受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者推荐使用氨基酸配方。

(2)深度水解配方:深度水解配方是将牛奶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抗原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故适用于大多数CMPA患儿。<10%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不能耐受深度水解配方,故在最初使用时,应注意有无不良反应。

(3)宝宝牛奶蛋白过敏不宜吃豆奶和羊奶,大豆不是低敏性食品,部分牛奶蛋白过敏宝宝会对大豆过敏;山羊、绵羊的乳汁可致严重过敏反应。

牛奶蛋白过敏宝宝的辅食怎么添加?

建议4-6月龄起添加辅食,因人而异,过早(<4月龄)或过晚(>8月龄)均会增加过敏风险。

在食物转换时应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添加的量由少到多,添加的品种由一种到多种,添加的浓度由稀到稠,添加的形态由细到粗。每次添加1种食物,持续1周,密切观察宝宝排便、食欲、情绪和皮肤等全面状态,如有便秘、腹泻、呕吐、皮肤出疹或潮红以及哭闹等反应,应立即停止喂食,医院检查。

家长要学会查看食物标签,寻找隐藏的“过敏原”:酪蛋白、乳清蛋白等,标注乳糖也可能含少量乳蛋白,钙剂、益生菌等粉末状药品中极可能含有乳蛋白。

当然,定期的生长监测在牛奶蛋白过敏儿童的管理中尤为重要,在回避饮食的同时需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