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过程 >> 正文 >> 正文

牛奶蛋白过敏停母乳的常见原因剖析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7-12-8

知识成就女性,自信成就母亲

作为婴幼儿的健康卫士,儿科医生在促进、支持和保护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应当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我在儿科的临床工作中发现,事实并不容乐观。

今天我们来继续剖析那些“停母乳”或“加配方奶”的医嘱背后,究竟有多少循证科学依据。

—第三谈—

案例分析

这个宝宝明明是母乳喂养的,怎么会发生牛奶蛋白过敏呢?

先科普一下:食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食物中是否存在过敏原有关,但与进食量不一定有关。比如,对花生严重过敏的人即使只吃了一丁点花生,也会出现过敏症状。

当哺乳妈妈吃了含有牛奶蛋白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等)之后,牛奶蛋白经消化分解后的某些产物(如肽段)可能会有少量进入乳汁,如果宝宝恰好是对牛奶蛋白过敏的,那么宝宝就有可能发生过敏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妈妈吃了鸡蛋、大豆类食物甚至玉米之后,乳汁中也可能会出现某些容易导致过敏的成分,宝宝可能出现过敏症状,造成“母乳过敏”的假象。这其实是对母乳的一种误解,致敏的是妈妈摄入。

牛奶蛋白过敏(Cow’sMilkProteinAllergy,CMPA)是婴儿期最常见的食物过敏。在引起婴儿食物过敏的所有抗原中,牛奶蛋白约占50-65%。前瞻性数据表明,大约0.5-1%的纯母乳喂养婴儿会对母乳中分泌的牛奶蛋白质发生过敏反应,而牛乳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发生CMPA的机会更高,约为2-3%。

为什么牛奶蛋白更容易引起过敏呢?因为牛乳蛋白质与母乳蛋白质具有明显的差异。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包括酪蛋白(αs1-,αs2-,β-,κ-酪蛋白)和乳清蛋白(β-乳球蛋白和α-乳清蛋白)。

牛奶蛋白过敏的症状有多种,最常影响消化道、皮肤粘膜和呼吸道。这种过敏由人体对牛奶蛋白的免疫应答所导致,包括IgE、非IgE或两者共同介导。

速发反应

迟发反应

免疫机制

IgE介导

非IgE介导

常见症状

荨麻疹等皮肤症状、

口腔过敏综合征

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症状、

胃肠道症状

发病时间

摄入过敏原后数分钟到2小时

摄入过敏原后48小时到1周

纯母乳宝宝最常见的食物过敏症状是湿疹和胃肠症状,而胃肠症状最常见的表现是便血,通常发生在宝宝2周到6周龄时。大部分情况下,这些宝宝出现便血的原因是由于妈妈饮食中的蛋白质分泌到乳汁,引起宝宝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发生炎性反应,称作过敏性结肠直肠炎。患过敏性结肠直肠炎的母乳宝宝除了大便中有血之外,通常“看起来正常”。本案例中的这个宝宝就很有可能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当母乳宝宝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现象时,是否应该停母乳,改用特殊配方粉呢?

我们知道,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结构单元。水解配方就是通过一定工艺将大分子的乳蛋白水解成短肽或游离氨基酸,氨基酸配方则完全由单体氨基酸代替蛋白质。水解程度越深,蛋白质被切割得越小。针对不同喂养方式下的牛奶蛋白过敏处理原则,可参考《欧洲儿科胃肠病、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关于儿童牛奶蛋白过敏的诊断方法和治疗的实践指南》的意见:

图片来自:







































土方治白癜风
成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1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