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针灸治疗 >> 正文 >> 正文

内科病例系列消化溃疡性结肠炎042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2-4-26

1.女,32岁。确诊溃疡型结肠炎6年。腹痛腹泻加重伴高热、腹胀3天,2天来大量便血,腹胀明显。查体:全腹压痛、反跳痛明显,腹部听诊3分钟未闻及肠鸣音。首选的检查是()

A.结肠镜

B.腹部B超

C.结肠X线气钡双重造影

D.腹部CT

E.立位腹部X线片

2.男,45岁。反复发作腹痛腹泻3年,为黏液脓血便,每日3~5次,量中等。查体:T37.8℃,P88次/分,BP/84mmHg,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未闻及金属调音。3次粪便培养未见细菌生长()

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肠道菌群失调

B.溃疡型结肠炎

C.肠易激综合征

D.细菌性菌痢

E.结肠癌

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腹部B超

B.血肿瘤标记物

C.腹部CT

D.结肠镜

E.下消化道X线钡剂造影

3.女,18岁。间断排黏液脓血便伴发热两个月。大便10余次/日。体温波动在38.0~39.5℃,广谱抗生素治疗1周后症状无好转。结肠镜显示:全结肠弥漫性充血、糜烂,伴溃疡形成。首选的治疗是()

A.应用免疫抑制剂

B.应用糖皮质激素

C.更换抗生素

D.应用硫唑嘌呤

E.应用柳氮磺吡啶

答案:EBDB

解析与相关知识点:

1.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称为肠鸣音(bowelsound)。通常可用右下腹部作为肠鸣音听诊点,在正常情况下,肠鸣音大约每分钟4~5次,其频率声响和音调变异较大,餐后频繁而明显,休息时稀疏而微弱,只有靠检查者的经验来判断是否正常。肠蠕动增强时,肠鸣音达每分钟10次以上,但音调不特别高亢,称肠鸣音活跃,见于急性胃肠炎、服泻药后或胃肠道大出血时。如次数多且肠鸣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称肠鸣音亢进,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如肠梗阻持续存在,肠壁肌肉劳损,肠壁蠕动减弱时,肠鸣音亦减弱,或数分钟才听到一次,称为肠鸣音减弱,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低血钾)及胃肠动力低下等。如持续听诊3~5分钟未听到肠鸣音,用手指轻叩或搔弹腹部仍未听到肠鸣音,称为肠鸣音消失,见于急性腹膜炎或麻痹性肠梗阻。

溃疡型结肠炎患者轻、中型仅有左下腹压痛,但是重型和爆发型常有明显的压痛甚至肠型。大量便血和肠鸣音消失也提示患者为重度的溃疡型结肠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约5%并发中毒性巨结肠,多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或阿片类药物引发。因此时结肠病变广泛、严重,累及肌层和肠肌神经丛,肠壁张力减退,结肠蠕动消失,肠内容物与气体大量聚集,致急性结肠扩张。一般以横结肠表现最为严重。

中毒性巨结肠的特征性检查为X线:可见结肠扩张,结肠袋消失。

2.溃疡性结肠炎以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为主要表现。

腹泻见于大多数患者;黏液脓血便为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大便次数及便血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常有里急后重;溃疡型结肠炎患者轻、中型仅有左下腹压痛,但是重型和爆发型常有明显的压痛甚至肠型。

结肠镜检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弥漫性水肿,血管模糊、紊乱或消失,黏膜粗糙呈颗粒状,可见弥漫多发性糜烂和浅表溃疡。

X线钡剂灌肠也有特异性:主要表现为黏膜粗乱和(或)颗粒状改变;多发浅表溃疡;铅管征(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

注:在中毒性巨结肠时要避免使用以上两种检查以防病情加重。

3.溃疡性结肠炎分型:

轻度

腹泻<4次/日,便血轻或无,无发热,贫血无或轻度,血沉正常

中度

介于轻度与重度之间

重度

腹泻>6次/日,有明显黏液脓血便,体温>37.5℃,脉搏>90次/分,Hb<g/L,ESR>30mm/h

内科治疗:

5-氨基水杨酸类:轻中度首选及缓解期的维持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重度首选,5-氨基水杨酸类疗效不佳的轻中度。

免疫抑制剂:激素无效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9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