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糖水 >> 糖水市场 >> 正文 >> 正文

家常祛湿食物夏打盹疲倦极了要戒口吃姜饭

来源:糖水 时间:2024/9/13
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36994.html

早晨醒来后好像没有睡过,赖床不想动,在公交车上又睡到「猪」一样。阴晴不定,空气湿漉漉的春季,让人倦极提不起劲。

夏季易犯「夏打盹」,困了什么?困湿气。空气要抽湿,人体要祛湿。从中医角度看,夏打盹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当阳气不足,气血会不顺,脏腑缺乏滋养。《黄帝内经素问》记载:「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祛湿的治本之法是「健脾」,若脾胃功能差,体内湿气排不出,会感到身体很重、四肢怠倦、精神不济、睡极不够、四肢乏力、心情抑郁、肤色黯淡无华等迹象,假如女人这样子,个样又残又倦,工作效率又低,实在缺乏吸引力。

按图了解「何故身体有湿气」?

何故身体有湿气?

外湿:多由于气候潮湿、经常涉水淋雨、居住地方潮湿等,令湿邪侵入人体导致。

内湿:因为平时饮食不节制,吃生冷或肥腻、辛辣食物居多,饮酒、大鱼大肉损伤脾胃。

当湿邪侵入人体,应身体各自脏腑功能不同而发生转变,如平日脾阳偏虚的人,湿邪易转为寒湿,损伤脾脏阳气;胃热偏盛的人,湿邪易转为湿热,易耗伤胃脏阴液。

按图自测你属寒湿或湿热?

你属寒湿或湿热?继续去图了解。

寒湿:胃胀肚胀、胃口差、口淡、腹痛、腹泻、恶心想吐、感头重、身重或身肿、手足易冷。

湿热:胃胀肚胀、厌食、口苦、口粘、口渴不想喝水、口臭、尿色黄、大便较黏、排泄不畅、脸色肤色发黄、身热有汗。

大家夏打盹时,较大机会出现湿热的症状。

多吃健脾胃、祛湿、排水的食材,如果寒湿,煮饭时加数片生姜,要保留姜皮,冲生姜红糖水,或用一小块陈皮焗水饮。

如偏湿热,比较适合用生薏米煲水饮。早上吃蒸番薯、蒸淮山、烚粟子、番薯糖水(少甜)等甘味食物,也可助健脾、益气、祛湿,不过提醒大家如果胃腹感到胀气,不宜吃太多番薯。

番薯等甘味食物,助健脾益气,如果胃腹感到胀气,不宜吃太多番薯。

另外也有调理脾胃的简便法,可自制米水。中医师解释米水是属性平和的保健饮品,红米、白米平和正气,生薏米健脾。米水的好处主要调适脾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体质,常感易倦、浮肿或难瘦的人可用米水调理身体。

按图有做法及功效:

米水主要调适脾胃,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痰湿内盛的体质。

用2汤匙红米、1/2汤匙白米、1/2汤匙生薏米、毫升清水。浸一浸材料后,开大火滚30分钟煲米水。

功效:健脾、止泻、利水、渗湿。

另外,夏天也要注重养肝,中医师建议夏天饮食中应「省酸增甘」,若肝气郁结,肝火上升容易损伤脾胃,多出现头痛、头晕、眼红、口干、口苦、便秘的问题。

按图了解春天要戒口的食物:

夏天有哪些食物需戒口?

少吃酸的食物(山楂、梅类、柑橘等),戒食动物肝脏压抑肝气旺盛。

适量进食姜、葱、蒜等助肝气疏泄。

健脾益气的甘味食物(蜂蜜、番薯、淮山、栗子、大枣等)可防止肝气过盛。

少吃生冷食物及甜食、少喝冻饮,以免伤脾胃,造成身体痰湿过盛。

帮助肝气疏泄、运行、发散,增强脾胃是夏天饮食的养生之道,免夏打盹来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rhzl/10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