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冉志华教授丨溃疡性结肠炎达标治疗如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9-2-15

溃疡性结肠炎“达标治疗”如何借鉴克罗恩病的模式

冉志华

上海交通大医院

“达标治疗”是一种治疗概念,即将严格定义的特定生理指标,作为控制疾病病理生理学的目标。“达标治疗”已经广泛用于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高血压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达标治疗的概念在炎症性肠病的治疗中逐渐被接受和应用。医院的冉志华教授,在西安杨森免疫学术论坛上做了“溃疡性结肠炎的‘达标治疗”是否可以借鉴CD的疾病管理模式”的发言。

下面请看Dr.M来自会议现场的听课笔记。

(一)克罗恩病的达标治疗

“达标治疗”在克罗恩病(CD)中的应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估;另一个是对影响患者病程的危险因子进行分析。

对疾病的评估是指,对于活动性CD的患者,治疗6个月后,需要评估患者是否达到了治疗目标,如是否有临床症状、血清学指标异常和粘膜溃疡。

如尚未达到治疗目标,需要优化现有的治疗。如达到目标,继续当前治疗,在1-2年后继续评估。

对影响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是指,影响CD病程的高危因素有:吸烟、发病年龄轻、累计上消化道、受累范围广、首次治疗就需要使用激素。如果患者存在两个以上的高危因素,推荐使用降阶梯方案治疗。

发表于ClinGastroenterolHepatol杂志的研究,首次使用达标治疗的理念进行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达标治疗组根据内镜检查结果调整药物治疗。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达标治疗组黏膜愈合率显著提高。

(二)溃疡性结肠炎的达标治疗:IOIBD的推荐

国际炎症性肠病组织(IOIBD)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策略,包括了如下几个方面: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组织学表现、影像学表现、生物标志物和患者报告结局。

UC的临床目标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目标包括:解决腹痛、排便习惯正常化;但临床症状缓解不是一个全面的目标,肠道的炎症状态对临床决定也至关重要。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评估方式有:梅奥评分、简单临床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指数(SCCAI)、儿童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度评分(PUCAI)。

内镜评分

评价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的内镜评分体系有:Mayo内镜评分(Mayoscore)、溃疡性结肠炎内镜严重度指数(UlcerativeColitisEndoscopicIndexofseverity,UCEIS)。

一项研究,在-年间,纳入75名UC患者,考察临床评分(Seo’activityindex,SCCAI,部分Mayo评分)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临床评分与内镜下疾病表现有良好的相关性。

年发表于JCrohnsColitis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UC患者复发风险与黏膜愈合的程度相关,Mayo评分为0分患者,6个月内镜复发率为9.4%,Mayo评分为1分患者,6个月内镜复发率为36.6%。

另一项发表于Gastroenterology杂志的研究发现,第8周内镜检查的分数,与随后的结肠切除术风险、症状和激素使用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

小结:Mayo内镜评分为0是一个理想的治疗目标,Mayo内镜评分为1是一个最低的治疗目标。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应在开始治疗后3-6个月进行内镜评估。

组织病理学

年Gut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发现,组织缓解能更好的预测UC患者6年间激素使用和住院率。

但组织学检测存在一些问题。以科研为目标的组织学检测和临床实际进行的组织学检测存在差异。

小结:组织病理学是炎症的敏感指标,但由于临床实用性差,不将其列为治疗目标。认识组织病理学在评估UC患者炎症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

影像学检查

横断面成像检查正常,并不是UC的治疗目标。

生物标志物

年JCrohnsColitis杂志的文章,在连续结肠镜检查的例UC患者中进行粪便免疫组织检测(FIT)和粪便钙卫蛋白(FC)检查。结果发现,粪便免疫组化(FIC)和粪钙卫蛋白(FC)可用于预测内镜黏膜愈合。

另一篇JCrohnsColitis杂志的文章同样显示,粪钙卫蛋白和乳铁蛋白能预测组织缓解。

小结:

可用的生物标志物,包括CRP和粪钙卫蛋白都不是治疗目标。

CRP和粪便钙卫蛋白是用于UC患者肠道炎症监测的辅助措施。

CRP或粪便钙卫蛋白指标超出正常值范围(即使低于实验室特异性临界值),无论症状如何,应行进一步的内镜评估。

患者报告结局

各种患者报告结局(PRO)项目被用于临床试验,包括生活质量(QoL)、焦虑、抑郁、疲劳、工作效率和残疾。然而,这些项目在IBD患者中的结果是有限的,而且没有一致地测量工具。

年AlimentPharmacolTher杂志的研究发现,中度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者报告结局与内镜表现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小结:

UC患者主要的患者报告结局应该是无直肠出血和排便习惯正常化。

除了无直肠出血和改变排便习惯外,还应该设定患者的个人目标;评估的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个体化定制,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评估直至症状消失。

症状消失后,应至少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评估。

复合终点

临床/PRO缓解定义为无直肠出血和排便习惯正常。在疾病活动期,应至少3个月评估一次。

内镜缓解定义为:在乙状结肠镜或结肠镜检查中,无黏膜脆性和溃疡,疾病活动期间应每3个月为间隔进行评估。

(三)达标治疗策略的建议

不同的治疗目标和建议的阈值

针对炎症性肠病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不同药物的疗效:

IBD达标治疗的流程图

总结:

溃疡性结肠炎的达标治疗,可以参考克罗恩病的达标治疗流程。

从临床症状、内镜表现、组织学表现、影像学表现、生物标志物和患者报告结局几个方面展开。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降阶梯治疗。生物制剂是诱导和维持缓解理想的药物。

(本文内容基于学术会议个人听课笔记,不代表讲课专家观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

本周精彩内容回顾(点击回看↓)

染色内镜靶向活检监测IBD癌变时,是否需要再随机活检?

微期刊丨溃疡性结肠炎的手术时机及预后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学缓解的评估:不同病理医生的差异

肠易激样症状在缓解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同样常见

尿液代谢物特征可提示克罗恩病患者手术后内镜复发风险

Dr.M

炎症性肠病达标治疗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中科白癜风康复天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yzl/4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