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中医治疗 >> 正文 >> 正文

巯嘌呤类药物给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带来致癌风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8-4-12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使用巯嘌呤类药物是否与非黑素瘤皮肤癌(NMSC)或黑色素瘤皮肤癌(MSC)相关?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美国的AbbasAM等人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该研究使用了退伍军人医疗保健系统的数据库。研究纳入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溃疡性结肠炎国际疾病分类≥4),这些患者平均年龄59岁,94%为男性,77%为白人,使用5-氨基水杨酸(口服)或氨水杨酸(直肠给药)、柳氮磺胺吡啶、巴柳氮或奥沙拉秦超过6个月,平均随访8年。

患者分为未服用巯嘌呤类药物组(n=)、当前用药组(n=,正在用巯嘌呤类药物中,或结束用药疗程不满6个月)、曾经用药组(n=,结束用药疗程超过6个月)。调整患者年龄、性别、种族、每年门诊次数、所在区域紫外线指数后,分析患者患癌的风险比。

结果发现,未用药组、当前用药组、曾经用药组患NMSC的分别有人、77人、27人,调整后的风险比分别为1.0、2.1、0.7;患MSC的分别有37人、6人、2人,调整后的风险比分别为1.0、1.5、0.5。

溃疡性结肠炎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治疗目标是有效控制炎症负担。单独用巯嘌呤类药物,或者巯嘌呤类药物与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是控制炎症优化治疗的一部分。然而,巯嘌呤类药物有潜在的致癌风险。为了更好地使用巯嘌呤类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必须考虑该类药物的绝对风险。该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指导医生以时间依赖性的方式应用巯嘌呤类药物,尤其是在与抗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联用的时候。

参考文献:AmericanJournalofGastroenterology;:-

荐读

咖啡酸可以预防皮肤癌的发生甲氨蝶呤增加RA患者非黑素性皮肤癌风险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皮肤病专业医院
协和白癜风联合诊疗中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yzl/25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