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过程 >> 正文 >> 正文

粉丝提问肠息肉有什么症状肠镜医师给出回答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1-8-5

很多粉丝经常在后台留言询问肠息肉有什么症状!今天就来系统的说说它的症状~

医院肠镜医师的说法:除非长在比较靠近肛门口的直肠和乙状结肠且比较大的息肉会有肛门异物感,便血之外,剩下几乎所有的息肉几乎都没有症状,除非长到巨大把肠腔给堵了才会有梗阻的症状。当然有一些人会有非特异性的症状:特别是较大的息肉可能会有偶尔便血、排便习惯改变、腹痛、腹泻、肛门坠胀、大便性状改变等肠道情况,并且以上症状缺乏特异性。

当然小编在此提醒一下粉丝朋友们,如果有血便症状、特别是粘液脓血便还是要高度重视,不管什么原因出现血便除非你以前已经确诊过痔疮,要不然都去看一下医生,最好做个肠镜排除一下肠癌或者大的肠息肉。因为大肠癌早期的也是非特异性症状,跟息肉差不多的症状,如果没有在意发展肠晚期肠癌治疗起来就很难治疗了。

总结:肠息肉和肠癌在早期其实是没什么特异性的症状,如果有也是很难区分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常规体检的时候做一个胃肠镜体检,基本可以90%以上排除肠息肉,99%以上排除胃肠癌。

通过症状是很难区分肠息肉和肠癌的,两者在早期并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即使出现便血、腹泻、里急后重等,很多人也会自认为是痔疮、肠胃功能紊乱,继而忽视、耽误治疗。

肠息肉是指?主要有哪些症状?

肠息肉,是指肠粘膜隆起性病变,病理后可分为炎症性、增生性、错构瘤性、腺瘤性肠息肉,多数不会引起症状,肠镜下观察,可能仅是一个凸起、表面光滑或粗糙、大小各异的肉疙瘩。

对于炎症性、增生性、错构瘤性肠息肉,一般不会癌变,也称为非肿瘤性肠息肉,如果体积较小,可以随访复查,视情况进行摘除,而腺瘤性息肉,放任不管,持续生长数年后,有一定几率会发展为肠癌,一经发现需立即摘除。

肠息肉多数不会引起不适,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便血、黏液、黑便等,如果息肉距肛门较近、体积较大,可能会出现息肉脱出、里急后重、肛门坠胀、大便性状改变、肠梗阻等症状,但大多数人不会有明显异常不适,也不会出现持续腹痛。

虽然肠息肉生长较为缓慢,但也不能忽视,摘除后需要做好定期随访复查,多数也不需要住院,如果肠息肉数量较多、体积较大、已有癌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

肠癌是指?主要有哪些症状?

肠癌,属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增高,根据肿瘤所处部位,分为结肠癌、直肠癌、小肠肿瘤(较少见),其中直肠癌发病率要高于结肠癌,肠镜下观察,可能是体积较大、菜花型、乳头状、表面粗糙出血或溃疡的瘤体,有时还会堵塞肠腔,导致肠镜无法通过。

早期肠癌同样无明显特异性症状,可能仅是便血,随着肿瘤进一步生长,出现破溃、感染后,可能会出现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腹泻便秘交替、放屁腥臭、排便次数增加、腹痛、腹部包块、消瘦、乏力、贫血等症状,如果肠癌侵犯邻近组织,或转移到肝肺等,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腰骶疼痛、黄疸、胸闷、腹水等症状。

相比其他恶性肿瘤,肠癌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对于中晚期肠癌,积极配合医生,规范合理治疗,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同样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日常如何预防肠息肉、肠癌?单纯从症状是无法鉴别、诊断两者的,可通过肠镜检查、病理来明确,如果出现便血、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做直肠指检、钡剂灌肠、肠镜等检查,早明确早治疗。

对于两者的预防,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防。

1、饮食生活方面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食物,多饮水,减少红肉、高脂、高动物蛋白、辛辣油炸、腌制加工类食物摄入,可适当摄入维生素C/E含量高的食物。

最好戒烟酒,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控制体重,保持规律排便,同时也要学会纾解压力,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担忧情绪中。

2、重视肠道健康

平时要饮食有节、避免腹部着凉,如果患有慢性肠炎、痢疾、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要坚持、积极治疗,以免久治不愈,病程迁延。

如果有长期便秘、腹泻史,要尽早就医,明确原因后,针对解决,同时也要重视肠镜检查。

3、定期体检

除了有肠癌家族史、息肉病史、炎症性肠病史人群外,4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也要做好肠道筛查,包括便常规、粪隐血试验、直肠指检、肠镜检查等,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8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