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给予针对性的调理,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常用的调理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针刺、药物内服等,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间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哪些疾病可以冬病夏治?
01风湿类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痹病,冬季受寒时加重,病情不断反复及加重。风湿骨关节病,在中医统称“痹症”。02胃肠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胃肠道疾病主要有: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胃病主要有三大类: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肠胃湿热引起的胃病和精神因素引起的胃病。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调治和日常保养方法。脾胃虚寒的人,冬病夏治效果比较好。脾胃虚寒类胃病,用针灸、穴位敷贴调治,可激发正气,缓解疼痛,并减少来年冬季的发作。03呼吸道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支气管炎、哮喘、咽炎、扁桃体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肺气肿、肺结核等。一些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遇冷或冬天容易发作。穴位敷贴治哮喘类疾病的膏药,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此外,穴位注射配合穴位敷贴疗法,对调治结核病效果较好。04骨伤类疾病
适合冬病夏治的主要有:慢性颈腰痛、肩周炎、颈椎病等。骨伤类的疾病和其他内科疾病不大一样,一方面,它表现在躯体上的疼痛是有具体指向的,另外,它又是由身体内的虚寒引起的。所以,调治骨伤类的病要内外兼治,调治躯体的疼再补内里的虚。也可以穴位贴敷的方法为主,补虚用温阳驱寒的膏药,贴在滋补全身又位于脊椎的穴位上。05妇科病
适宜冬病夏治的妇科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不孕等。冬病夏治,易祛除体内阴寒,舒经通络,温化寒湿,活血祛淤,从而促进妇科病患者的盆腔血液循环,调治很多慢性妇科疾病。伏灸膏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妇科疾病的主要调治手段。此外,还有针刺、灸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中药熏蒸等。06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介于健康和不健康之间,到底有什么病很难说清楚,但冬病夏治对付亚健康不是无的放矢,它能针对亚健康的症状各个击破。亚健康的症状是人容易疲倦、吃不下、睡不好、腰酸背痛、怕冷等。调理从这些主要症状入手
人容易疲劳:用药膏贴敷滋补人体的强壮穴,如足三里、关元和气海等;腰酸背痛还怕冷:说明人体里面寒气太重,肾虚了,要用温阳药膏放在大椎、命门和肾腧穴;睡得不好:用宁心安神的药,在心腧、膈腧、内关上用药;胃口不好,说明脾胃功能差,在足三里和中脘等穴位上用药。温馨提示有以上病症的人群在夏天到来之际可以通过以上方法调理哦~建议呼吸系统疾病,立夏艾灸穴位1.大椎穴
位于人体颈部下端,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穴具有益气功效,可以防治感冒;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配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2.肺腧穴
位于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属膀胱经;
肺俞穴是肺脏经气输注之处,近迫于肺脏,与肺有直接内外相应的关系,能调节肺脏经气,故能调理哮喘病、肺经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
3.膏肓穴
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或左右旁开三寸);
膏肓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有调理咳嗽、气喘、支气管炎、肺结核、等作用。
4.定喘穴
位于人体背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处。
定喘穴有止咳平喘,通宣理肺的作用。
5.脾俞穴
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脾俞穴属太阳膀胱经,具有利湿升清、健脾和胃、益气。
6.天突穴
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
天突穴主治咳嗽,哮喘,胸中气逆,咯唾脓血,咽喉肿痛,舌下急,暴喑,瘿气,噎嗝,梅核气。
7.膻中穴
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膻中穴主治病症: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
8.列缺穴
在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列缺穴具有止咳平喘,通经活络,利水通淋,主治:哮喘、感冒、咳嗽、支气管炎、鼻炎。
9.足三里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以上每穴施灸10——15分钟左右,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天或者隔天一次,长期坚持。
■如果觉得不错,请点亮右下角的“在看”或分享到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