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做过尿常规检查,那到底什么是尿常规检查,大家知道吗?不要着急,让医生来为大家解答吧!
尿常规检查是三大常规之一,主要包括对尿液的颜色、透明度、PH值、细胞、管型、比重、糖和蛋白的一项检查。
通过这项检查,可以发现哪些问题呢?
尿常规检查可以发现一些最早期的肾脏疾病,因为肾脏病起病特别隐匿,又称为温柔杀手,一旦发现疾病的时候,一般已经到了发病的中期或晚期。
所以尿常规最早可以发现肾脏疾病的变化,如果尿常规细胞出现了管型或蛋白,是对疾病的一个提示,尤其是肾脏疾病和相关的泌尿路系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和膀胱炎、尿路炎。
听完医生的讲述,您心中的疑惑解开了吧!
为啥看病时要查尿?尿常规检查能查出哪些病?要注意什么?
尿液是人体的排泄物,一般大家都不会刻意的去观察尿液,但相信大家身体不适时去看的时候,经常会被要求查个尿,做一下尿常规检查,虽然不太好意思,但事关健康,再尴尬也要做。
对于老百姓来说,尿液只是排泄的产物,但从医学上来说,了解尿液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些健康问题。那么,尿常规到底能查出哪些病呢?检查之前要注意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尿比重、尿蛋白、尿葡萄糖、红细胞与隐血、白细胞等是尿常规检查中的项目,如果这些指标出现异常,多半暗示健康已经受损。
一般来说,健康的尿液,颜色是淡黄色或半透明的,如果喝水少,颜色会略深一些,有淡淡的尿骚味,但味道不会太重,一个人每天的尿量在-毫升是正常的。
通过尿常规检查,可以反映出肾的健康程度。一般来说,健康的人的尿液中不会存在尿红细胞,如果报告单上的红细胞隐血阳性,数值高与参考值,很可能是肾出现了问题,有很多肾病早期会出现蛋白尿或尿沉渣的情况。还能查出糖尿病,该问题主要是因为血糖水平过度升高引起的,做尿常规检查时,如果排除了其他可能性,出现了尿葡萄糖阳性的情况,很可能是暗示你体内的血糖过高,需要尽快降血糖了。
一般来说,健康的尿液里可能会存在少量的白细胞,但不会有太多,如果白细胞比较多,很可能是泌尿系统出现异常,细菌感染所致,暗示膀胱或尿道出现了问题。
除此之外,尿常规检查也能查出某种血液问题,查出尿液里有血红蛋白时,需警惕血液问题,可以进一步做相关检查。
尿常规检查对于某一些全身性的病变,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还可以反映出某些问题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
尿常规能检查出这些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平时在排尿时注意观察尿液,当发现尿液有异常时,比如颜色过于发黄甚至发红,有很多难以散去的气泡等,可以及时去做一下这项检查。
这项检查比较方便快捷,价格也亲民,对身体也没有损伤,缺点是很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检查结果,所以在检查之前,以下几个注意事项大家要了解清楚。
尿常规检查对于女性来说,经期间不宜检查,此外一般没有什么不适合人群。
在检查前一晚上要注意,9点以后最好别进食,可以喝点水,检查的当天早上,建议先别进食。检查时,最好留取早上的第一次尿标本,且应尽快检测,防止放置时间长了,影响到其中的成分。
需要注意的是,尿液容易受到尿道口分泌物的污染,在收集尿液前,最好能先清洗一下,取中段尿液,之后用清洁且干燥的容器留取。
综上所述,尿液也是身体健康的信号灯,尿常规检查可以查出以上多个问题,大家要正确地看待这项检查,别觉得不好意思,羞于检查,同时上述几个检查的注意事项,也要了解清楚,这样检查结果才会更准确。
常规体检中,为何常见尿检,不见便检,
2项检查各有什么作用?
在常规体检中常见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但很少做粪便检查,这让人们很是费解。其主要原因是尿常规简单、经济又快速,但粪便检查取材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之一,那尿检和便检都有什么作用呢。
尿检有什么作用?
1、尿常规和沉渣镜检
小小的尿常规包括很多检查内容,如白细胞、蛋白、葡萄糖以及胆红素等,能查出肾炎、泌尿系统感染、肝脏有没有受损以及血管间质肾病等疾病。
2、尿红细胞相位
做尿红细胞相位检查主要区分。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还是肾小球源性血尿,不过此检查对尿液新鲜度要求稍微高一点。
3、尿培养
通过尿培养能诊断泌尿系统感染,一旦发现白细胞尿需做进一步检查,明确感染的致病菌,然后针对性用药。
4、24小时尿液检查
做24小时尿液检查能测定尿离子、尿肌酐以及尿蛋白和尿酸等,能诊断不同的疾病,同时也能评估疗效。此检查需留取24小时全天的尿液,24小时内每一滴尿液都必须收集起来。
5、尿渗透压
尿渗透压能评估肾脏浓缩功能,而且也要配合采血查血渗透压,然后共同评估。
6、尿蛋白电泳
尿蛋白电泳能分析尿液中蛋白种类,可发现肾小管来源的小分子蛋白,发现肾小球病变后的蛋白尿。
7、尿免疫固定电泳
尿免疫固定电泳能分析尿液中有没有出现特殊成分的免疫球蛋白,能帮助诊断多发性骨髓瘤。
粪检有什么作用?
1、粪便外观检查
多种疾病能从粪便外观来看出。如患有肛裂、痔疮或下消化道出血时会出现鲜血便和柏油样变。急性肠胃炎时会伴有稀水样便;胆汁缺乏时会出现白色陶土样便。
2、粪隐血
正常粪便中没有可见红细胞,若发现粪隐血需警惕消化道溃疡。溃疡性结肠炎以及消化道有肿瘤时粪隐血呈现阳性,也有可能是肠结核。
3、粪胆原
粪胆原增加需警惕溶血性黄疸,若减少说明是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
4、粪便细胞镜检
做粪便细胞显微镜检查,能观察原虫、寄生虫卵以及油性细胞,同时也能看出有没有真菌,这样能了解消化道功能以及病理状态。
温馨提示
做尿液检查是女性需避开月经期,检查前仔细清洗私处,留取中段尿,留30~50毫升尿液,必须保证留尿容器干净干燥。尿常规和尿有形成分分析,必须是新鲜的血液,尽医院做检查。留尿前不能服用维生素C片,会使得本来有血尿的患者做尿潜血检查时呈现阴性,从而掩盖病情。一般情况下晨尿最准确,因为此尿液浓缩,稍微偏酸性,细胞和管型等有形成分能保存完好,很少受到运动和饮食干扰。粪便检查前不要吃任何东西,需留取新鲜的粪便,因为放置时间长有可能被污染,从而影响检查结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