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过程 >> 正文 >> 正文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9-3-30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较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属于中医“久痢”范畴。

(二)证候诊断

1.大肠湿热证:腹泻,便下粘液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腻,脉滑。

2.脾虚湿蕴证: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或为白冻,腹泻便溏,夹有不消化食物。脘腹胀满,肢体困倦,神疲懒言。舌质淡红,边有齿痕,苔薄白腻,脉细弱或细滑。

3.寒热错杂证:下痢稀薄,夹有粘冻,反复发作,肛门灼热,腹痛绵绵。畏寒怕冷,口渴不欲饮,饥不欲食。舌质红,或舌淡红,苔薄黄,脉弦,或细弦。

4.脾肾阳虚证:久泻不止,大便稀薄,夹有白冻,或伴有完谷不化,甚则滑脱不禁,腹痛喜温喜按。形寒肢冷,腰酸膝软。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润,脉沉细。

5.肝郁脾虚证:情绪抑郁或焦虑不安,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粘液便,腹痛即泻,泻后痛减。排便不爽,饮食减少,腹胀,肠鸣。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细。

6.热毒炽盛证:便下脓血或血便,量多次频,腹痛明显,发热。里急后重,腹胀,口渴,烦躁不安。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7.阴血亏虚证:便下脓血,反复发作,大便干结,夹有粘液便血,排便不畅,腹中隐隐灼痛。形体消瘦,口燥咽干,虚烦失眠,五心烦热。舌红少津或舌质淡,少苔或无苔,脉细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论治

1.大肠湿热证

治法:清热化湿,调气行血

推荐方药:芍药汤加减。黄连、黄芩、白头翁、木香、炒当归、炒白芍、生地榆、肉桂、生甘草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2.脾虚湿蕴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助运

推荐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炒苡仁、砂仁、白及、炒白芍、陈皮、桔梗、黄芪、木香、黄连、地榆、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3.寒热错杂证

治法:温中补虚,清热化湿

推荐方药:乌梅丸加减。乌梅、黄连、黄柏、肉桂、干姜、党参、炒当归、制附片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4.脾肾阳虚证

治法:健脾补肾,温阳化湿

推荐方药: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党参、干姜、炒白术、甘草、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益智仁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5.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理气,健脾和中

推荐方药:痛泻要方合四逆散加减。炒陈皮、白术、白芍、防风、炒柴胡、炒枳实、党参、茯苓、山药、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6.热毒炽盛证

治法: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推荐方药: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黄芩、金银花、白芍,赤芍、丹皮、生地黄、地榆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7.阴血亏虚证

治法:滋阴养血,益气健中

推荐方药:驻车丸合四物汤加减。黄连、阿胶、当归、白芍、生地黄、太子参、北沙参、麦冬、乌梅、石斛、山药、炙甘草等。或具有同等功效的中成药。

(二)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4.针灸治疗

(1)常规针灸治疗

治疗的针灸常用取穴有:脾俞、天枢、足三里、大肠俞、气海、关元、太冲、肺俞、神阙、上巨虚、阴陵泉、中脘、丰隆。

(3)中医穴位埋线:取脾俞、大肠俞、八髎、关元、阿是穴、天枢、足三里、阴陵泉等,每次选3-5个穴位。肝脾不和加肝俞;久病伤肾阳虚五更泻加肾俞、命门。

赞赏

长按







































让白癜风患者直面异样眼光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5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