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过程 >> 正文 >> 正文

肿瘤标志物超标患癌或复发转移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8-2-10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肿瘤标志物存在于肿瘤患者的组织、体液和排泄物中,能够用免疫学、生物学及化学的方法检测到。

肿瘤标志物的确能早期防癌

肿瘤从产生到我们仪器看到它,通常都经过了10年的时间。而肿瘤标志物会提示我们这个风险,如果早诊断早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被阻止,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现代医学在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卓越发展,许多癌症已经不再意味着死亡。肿瘤标志物不仅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癌症类型,还能在癌症早期尚未恶化、转移之前及早确诊。

但是肿瘤标志物存在天然的“缺陷”

它的出现到最终运用到临床上时,需要满足几项标准,一是敏感性:某种标志物在某种肿瘤存在的百分比例非常高,二是特异性:能够区分出患者与正常人的能力,从正常人的角度说,某种肿瘤标志物在正常人中都应该不存在,是阴性,但是事实上,目前还没有发现真正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就是说临床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达不到%,例如,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最好的甲胎蛋白(AFP),也有20%~30%的原发性肝癌始终不升高。

肿瘤标志物对于手术后的肿瘤病人更具参考价值

对于医生来说,肿瘤标志物只是作为一种检测肿瘤的辅助手段,它的更大价值在于肿瘤病人手术后,我们可以依据肿瘤标志物的数值变化,来说明手术或化疗是否有效,对于治疗疗效的观察、判断转移或复发更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体检中最应查的五种肿瘤标志物

一、癌胚抗原(CEA):

(1)正常值:5.0μg/L

(2)临床意义:CEA是一种相对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属于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最初在结肠癌患者中发现CEA升高,后来主要用于对结肠直肠癌、胃癌、胰癌、肝细胞癌、肺癌、乳癌以及甲状腺髓质癌等患者的临床监测。此外,CEA对已确诊的肿瘤病人的预后与评价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3)癌胚抗原(CEA)升高原因:

  1、恶性肿瘤:CEA明显升高主要见于结/直肠癌、胃癌、肺癌、胆管癌。其他的肿瘤如肝癌、胰腺癌、卵巢癌、泌尿系肿瘤等其他恶性肿瘤中CEA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当CEA60.0μg/L时,多见于结直肠癌、胃癌及肺癌。

  2、良性病变:在一些良性病变也可以引起CEA的升高如肠炎、胆石症、肝炎、肠息肉、结肠炎等。

  3、吸烟者:吸烟者血清中的CEA略高于健康人。

二、甲胎蛋白(AFP):

  (1)正常值:25.0μg/L

  (2)临床意义:AFP是原发性肝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物。AFP的灵敏度较高,与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的相关性较高达80%。AFP可早于影像学6-12月出现异常,为肝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建议肝硬化患者定期复查AFP。另外肿瘤伴肝转移者AFP可升高。

  (3)AFP升高原因:

  1、恶性肿瘤: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血清AFP阳性率约为80%。其它恶性肿瘤如胚胎细胞瘤、胃癌、胆道癌、胰癌和肺癌,AFP含量也可升高。血清中AFP.0μg/L,或者含量不断增高者应该高度警惕。

  2、良性病变:某些肝脏良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新生儿肝炎、肝硬变等患者的血清AFP水平也可以升高。

  3、怀孕:AFP是由胚胎时期卵黄囊、肝脏、小肠产生,因此女性怀孕后AFP含量会升高。一般在妇女怀孕6周开始合成,至12-15周血中AFP水平达高峰,16周后下降。

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1)正常值:2.5μg/L

  (2)临床意义:具有组织特异性,PSA用于检测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的诊断特异性可达90%-97%。但是前列腺的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都会使PSA升高。

  (3)PSA升高原因:

1、前列腺癌:不同时期的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不同,若前列腺术后血清PSA值升高提示有残存肿瘤的可能。

  2、良性前列腺病变:前列腺炎等前列腺疾病也会导致PSA升高。在临床上可以检测另外一个指标游离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可以通过这两个值的比值来判定恶性病变的可能性。

  (4)温馨提示:40岁以上男性可进行PSA检查,筛查前列腺癌除非有家族病史,前列腺癌以65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为多,建议40岁以上的男性进行PSA普查,检测可与直肠指检联合使用,综合诊断。

四、糖类抗原:

  1、CA:

  (1)正常值:30U/L

  (2)临床意义:是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这是一种与卵巢有关的物质。患胰腺癌、肝癌、乳腺癌时,CA-都可能升高。如果女性体内的CA-相当高,首先应考虑是否患有卵巢上皮癌。动态监测CA浓度有助于评价卵巢癌患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控制。

  (3)CA升高原因:

  1、恶性肿瘤:浆液性子宫内膜癌及输卵管癌等癌症患者的CA含量可明显升高。

  2、良性病变:3%-6%的良性卵巢疾患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纤维变性、急性输卵管炎、肝炎、心包感染等都可以引起CA的升高。

  3、怀孕:怀孕起始3个月内会引起CA的轻微升高。

  (4)温馨提示:筛查卵巢癌从40-50岁开始,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属于高危人群,40-45岁要开始每年一筛;若无家族史和高危因素,50岁开始筛查即可。

  2、CA:

  (1)正常值:U/L

  (2)临床意义:CA15-3是乳腺癌的最重要的特异性标志物。30%-50%的乳腺癌患者的CA15-3明显升高,其含量的变化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是乳腺癌患者诊断和监测术后复发、观察疗效的最佳指标。CA15-3动态测定有助于II期和III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复发的早期发现。当CA含量大于0000U/L时,可认为有转移性病变的发生。

  (3)CA升高原因:

  1、肿瘤:乳腺癌患者CA近半数有有明显增高。此外,肺癌、胃肠癌卵巢癌患者的CA含量也可以升高。

  2、怀孕:部分妇女怀孕时会导致CA的增高。

 (4)温馨提示:20~39岁妇女可每一到五年一次做超声检查,平时每个月自检;40岁及以上者应每年一次CA及乳腺检查。如果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应在30岁后每年检查。

  3、CA:

  (1)正常值:U/L

  (2)临床意义:是胰腺癌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胰腺癌患者有85%-95%为阳性。肿瘤切除患者可以监测浓度改变情况,突然上升有可能预示着复发的可能。

  (3)CA升高原因:

  1、肿瘤:胰腺癌患者大部分会有CA升高,当CA小于0000U/L是有一定的手术意义。结肠癌、胆囊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的阳性率也很高。

  2、良性疾病:胰腺炎、黄疸时CA也会呈现“一过性”的增高,但其浓度一般低于U/L。

五、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

  (1)正常值:3.0μg/L

  (2)临床意义:对生殖细胞性恶性肿瘤的相关性较好,如睾丸癌、绒毛膜上皮细胞器及胚胎性生殖细胞肿瘤等。正常情况下相关性达53.5%-87.1%。

  (3)β-HCG升高原因:

  1、恶性肿瘤:β-HCG明显升高主要见生殖细胞性恶性肿瘤。

2、良性病变:在一些良性病变也可以引起β-HCG的升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葡萄胎等。

  3、怀孕:受孕后10天-14天即可呈现。由于β-HCG是激素类肿瘤标志物,怀孕后β-HCG含量会显著增高,因此要先排除妊娠情况。另外,流产后:流产后由于子宫内膜任由胎盘组织时,本测试值仍可呈现阳性。

肿瘤标志物值升高≠患有肿瘤

“肿瘤标志物’数值的高低与肿瘤相关,却不等于诊断为肿瘤!肿瘤的诊断必需要由病理检查来确立。大家看到体检时的肿瘤标志物值升高了不要太过惊慌,有可能就是一过性升高而已。导致肿瘤标志物值升高的原因主要有五种:

  1、恶性肿瘤患者:一般肿瘤标志物的含量会有显著增高。但是不是所有的恶性肿瘤都会引起肿瘤标志物的升高。例如同样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患者检测甲胎蛋白(AFP)绝大多数会有显著增高,但是原发性胆管细胞型肝癌患者的AFP含量却很少有升高的。这要根据肿瘤标志物的特异性与灵敏度来决定。

  2、正常人群:虽然肿瘤标志物是由肿瘤产生的物质,但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或良性病变中同样可以产生,但这类人群所占的比例是较低且存在个体差异。这类人群同样要重视肿瘤标志物,其数值的增加可能是炎症或者是癌细胞的轻度增加。

  3、样品存储问题:在血液标本储存不当也会导致肿瘤标志物的指标升高。如容器、抗凝剂、保存液及冷链储藏等出现问题,会导致样品不能准确反映检测者的实际情况,有可能会是肿瘤标志物的值升高。

  4、药物使用:如胸腺肽、狂犬疫苗等生物制剂的使用后,有可能引起某些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

  5、特殊情况:例如喝酒、睡眠不好,还有就是过频进食补品。对于女性来说,处于怀孕期或月经期时前后抽血,都会因个人身体差异产生波动。

肿瘤标志物升高后要怎么办?

一般来说,体检报告主要是将肿瘤标志物检测值和正常参考值做对比,如果有非常明显的增高,当然癌症的可疑度也会相应增大,对于出现这类状况的患者来说,做下一步的全面检查,包括CT、B超等,即使是轻微的超标,也不能置之不理,为了彻底的排除癌变早期的可能,还需医院进行复检,如果持续升高,就要怀疑癌变在发展,如果一直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是良性病变,可能是器官炎症。对于癌症手术后发现肿瘤标志物较手术前明显增高,就要考虑复发的可能性,应及时请医生解读,做进一步检查以确定是否复发。

哪些人群应该做肿瘤标志物检查?

如果你是45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三大致癌因素之一,就应该做防癌一年一次的普查了。三大致癌因素中,一是癌症家族遗传因素,例如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和或姐妹得过乳腺癌的女人,患乳癌的危险比没有家族史的人要高得多。第二是病史因素:80%的肝癌患者有乙肝病史,长期患胃病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第三是职业因素,如果工作中经常接触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或者工作环境污染严重,更容易患癌症。此外,有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的人,如吸烟等,也属于癌症的高危人群。

肿瘤标志物分类

肿瘤标志物的来源广泛,习惯上按标准物的性质分为以下七类:

1、酶类肿瘤标志物

血清酶和肿瘤关系一览表

血清酶名称

常见瘤变部位

乙醇脱氢酶

醛缩酶

碱性磷酸酶

肝、骨、白血病、肉瘤

淀粉酶

胰腺、卵巢

肌酸激酶

前列腺、肺、乳腺、卵巢

酯酶

乳腺

r-谷氨酰转肽酶

已糖激酶

乳酸脱氢酶

肝、淋巴瘤、白血病、卵巢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瘤、神经母细胞瘤、黑色瘤、胰腺

5‘-核苷酸酶

酸性磷酸酶

前列腺

丙酮酸激酶

肝、卵巢

核糖核酸酶

卵巢、肺、乳腺

唾液酰基转移酶

乳腺、直肠、肺

2、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激素

肿瘤类型

抗利尿激素

肺瘤、肾上腺皮质肿瘤、胰腺肿瘤、十二指肠瘤

降钙素

甲状腺髓样瘤

胃泌素

胃血素瘤

生长激素

垂体腺瘤、肾癌、肺癌

HCG

胚胎性瘤、绒毛膜癌、睾丸癌(非精原细胞瘤)

催乳素

垂体腺瘤、肾癌、肺癌

甲状膀腺素

肝癌、肾癌、乳癌、肺癌

3、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胚胎抗原和肿瘤的关系

胚胎抗原

肿瘤类型

甲胎蛋白

肝癌、生殖细胞瘤

癌胚抗原

直肠癌、胰腺癌、胃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

4、特殊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特殊蛋白质类

肿瘤类型

细胞角蛋白(CK18、CK19)

非小细胞肺癌、菱形细胞癌、肠癌、大细胞癌

组织多肽抗原(TPA)

广谱肿瘤标志物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

用于肿瘤病人的预后检测

一旦升高提示恶化、提示转移

铁蛋白

柯杰全病、白血病、肝癌、乳腺癌

5、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

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特性一览表

标志名

癌症

CA

卵巢癌

CA

乳腺癌、卵巢癌

CA

乳腺癌、卵巢癌

CA27—29

乳腺癌

CA19—9

胰腺癌、肝癌、胃肠道癌

CA19—5

胰腺癌、卵巢癌、胃肠道癌

CA50

胰腺癌、直肠癌、胃肠道癌

CA72—4

胃肠道癌、胰腺癌、卵巢癌

CA

胃肠道癌、胰腺癌

6、癌基因蛋白类肿瘤标志物

癌基因蛋白类肿瘤标志物特性一览表

癌基因标志名

癌症

ras基因蛋白

神经母细胞瘤、膀胱癌、消化道、乳腺癌

myc基因蛋白

多见于转移的肿瘤组织、判断肿瘤的复发、转移

erbB_2基因蛋白

乳腺癌的诊断独立性指标

p53抑癌基因蛋白

乳腺癌、胃肠肿瘤、肝癌

bc1基因蛋白

淋巴瘤、急慢性白血病、乳腺癌、甲状腺髓样癌

肿瘤标志物选择

多种标志物的联合应用

主要肿瘤的常用标志物组合

恶性肿瘤

主要标志

其它标志

前列腺瘤

PSA

f-—PSA、PAP、ALP、CEA、TPS

乳腺癌

CA15—3

CEA、CA、CA72—4、HCG、LASA

子宫颈癌

SCC

CA、CEA、TPA

直结肠癌

CEA

CA19—9、CA72—4、NSE

胃癌

CA72-4

CA19-9、CA50、CEA、铁蛋白

原发性肝癌

AFP

Y-GT、ALP、TPS、GST

肺癌

NSE

ACTH、降钙素、CEA、铁蛋白

卵巢癌

CA

CA19—9、CEA、TPA、AFP、LD、HCG

胰腺癌

CA19—9

CA、CA50、CEA、ALP

膀胱癌

CEA、TPA

关于肿瘤标志的应用建议:

?手术后的病人应每隔2-3个月测定一次肿瘤标志物,至少连续2年。在未治疗时,至少连续2次(两个时间间期)肿瘤标志物呈直线上升,可认为肿瘤复发。

?正在治疗的病人,肿瘤标志物升高,意味疾病的恶化(指肿瘤标志物测定值增加25%为恶化)。为了可靠2-4周再复查一次。

赞赏

长按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2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