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9
以肝外多系统损害为首发症状
王禄剑报告1例,以发热、咳嗽、肺部阴影等呼吸系统情况起病,中期出现心律失常、头痛、脑脊液轻度改变、下肢无力等神经系统症状,最后肝大、横隔升高的肝癌体征才明显表现,这是肝癌在早期发生转移的原因。
二、肝癌爱找哪些人?
1
经常熬夜的人
很多人有在夜间工作或者娱乐的习惯,其实熬夜非常容易熬出肝病。它会影响肝脏自我修复,过度熬夜会让肝脏疲惫不堪,而平时过度劳累会降低免疫力,两者相加对肝脏的损害很大。
已经感染肝炎病毒的人群熬夜还会加重病情。乙肝病毒侵入人体后,不会直接引起肝细胞损害,只是在肝细胞内吸收营养,同时复制、繁殖。
复制病毒的“零部件”,会引起免疫反应,造成肝细胞损伤、坏死。
2
负面情绪多的人
当竞争压力大、工作紧张的时候,人们就容易悲观、愤怒、焦虑、抑郁,这些负面情绪会伤肝,导致肝功能失调。
中医认为,抑郁的人常肝气郁结,易怒者则会肝气横逆、肝阳上亢,这两类不良情绪都会伤肝。国外研究发现,易怒的人患肝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3
不良饮食习惯的人
1、长期嗜酒:饮酒越多,脂肪肝也就越严重,诱发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最终转化为肝癌。
2、长期高脂饮食:大量食用高脂肪食品会使肝脏负担加重,分解脂肪的能力下降,造成重度脂肪肝,这类病人也容易发展成肝癌。
4
慢性肝炎患者
长期慢性肝炎是肝癌的首发病因,这是因为肝部炎症反复发作,会使肝细胞有序的结构排列发生变异,整个肝的内部结构混乱甚至“坍塌”,最终演变成肝癌。
5
有肝癌家族史者
研究表明,肝癌存在家族聚集现象,某些遗传缺陷会导致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增加
6
生活在肝癌高发区的人群
我国的肝癌高发区主要在东南沿海,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这些地区居民食用的粮食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
黄曲霉毒素是导致肝癌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如何养肝预防肝癌发生?
1
饮食有度控脂肪
肝炎患者要保持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豆浆、鱼汤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但炎症急性发作期,不宜过多摄入蛋白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维生素有助增强肝脏修复、解毒的功能,绿色蔬菜、水果、谷物、豆类、猪肝、鱼、乳制品等都可选择。
2
学会调整心情
让自己处于心平气和、乐观开朗的状态,好情绪能使气血调和、血液循环改善,加快肝脏的新陈代谢。
3
早晨起来动一动
早晨是肝气最活跃的时候,此时可以走一走,动一动,将气机调动起来,将肝脏功能调整到最佳状态。
感觉疲劳时,伸个懒腰、活动活动筋骨,偶尔骑车下班,看似简单的活动,都是养肝的好方法。
同时建议坚持每周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4
不乱吃药要戒酒
戒酒是目前最为有效的保护肝脏的措施,研究发现,对于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一般戒酒后10天左右,肝内脂肪可明显改善。
要做到遵医嘱服药,避免联合用药。
比如说,包括中成药在内的不少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感冒药,在不知不觉中摄入对乙酰氨基酚的总量就会大大超标。
5
睡眠充足不熬夜
成年人正常睡眠时间应为6~8个小时,静卧可增加肝脏40%的血流量,使肝脏得到更多血液、氧气、营养的供给,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睡前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太兴奋影响睡眠。就寝时间也不要拖得太晚,每天都比前一天早20分钟上床,逐渐改掉拖延、晚睡的习惯。
如果前一天睡得太晚,早上尽量按时起床,中午可以适当小憩30~60分钟,以便恢复精力
6
定期查查肝功能
40岁以上的男性、曾感染病毒性肝炎者、长期服药、有肝癌家族史的人,一定要每年查肝功能。千万不要等表现出黄疸、肝腹水、消化道出血等症状再检查,那时病情就已经很严重了。
病毒性肝炎患者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肝功能和甲胎蛋白检查,6个月做一次影像学检查(如B超、CT);3~6个月做一次病毒定量检查,防止肝炎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7
冬季养肝重在“藏”
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冬季人体气血的特点是潜藏于内脏,养生重在“藏”。冬季养肝就是要侧重精神、体力和身体储备的“潜藏”。
起居方面,要早卧晚起,以潜藏阳气,同时要注意保暖,睡前宜用热水或杜仲、牛膝、艾叶等中药煎汁泡脚,按摩足底。
冬季是养肝的好时机,有利于减少来年春季肝病活动,建议吃些牛羊肉、鸡肉、核桃等温热的食物。
文章借鉴来源:生命时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