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据医学界消化频道、医学之声整理
山莨菪碱为什么叫-2?山莨菪碱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药物,但是我们一般都叫它“-2”,这个-2的名字怎么来的呢?难道是65年4月2日发现的?非也……查询资料后结果如下:
山莨菪碱是我国年4月首先从茄科植物唐古特山莨菪中提取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代号为,其天然品称为“-1”,人工合成品称为“-2”。现已用于临床的主要是“-2”。它为拮抗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1与-2的作用与用途基本相同,只是后者的不良反应略大。两者都可使平滑肌明显松弛,并能解除血管痉挛(尤其是微血管),同时有镇静作用,但扩瞳和抑制腺体(如唾液腺)分泌的作用较弱,且极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口服吸收较差,注射后迅速从尿中排出。
主要作用机制
说到其作用机制,要先复习下另一种更广泛应用的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阿托品。
阿托品是从颠茄和其他茄科植物提取出的一种生物碱,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其主要适应证有:
解除平滑肌的痉挛(包括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血管循环);
抑制腺体分泌;
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使心跳加快;
散大瞳孔,使眼压升高;
兴奋呼吸中枢。
1.-2与阿托品类似:
具有外周抗M胆碱受体作用,能解除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抑制其蠕动,作用较阿托品稍弱。还能能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
2.-2与阿托品不同之处:
抑制唾液腺分泌及扩瞳作用较弱,为阿托品的1/20~1/10。
因不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故中枢作用亦弱于阿托品,很少引起中枢兴奋症状。
临床应用
1.常用剂量
口服剂型:成人5-10mg/次,3次/天;小儿:0.1-0.2mg/kg,3次/天。
针剂:成人每次肌注5-10mg,小儿0.1-0.2mg/kg,1-2次/天。
(注:抗休克及有机磷中毒时:静注,成人每次10-40mg,小儿每次0.3-2mg/kg,必要时每隔10-30分钟重复给药,也可增加剂量。病情好转后应逐渐延长给药间隔,至停药)
2.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
常见的有:口干、面红、视物模糊等;
少见的有:心跳加快、排尿困难等。上述症状多在1~3小时内消失。
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流性食管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慎用。
(2)急腹症诊断未明确时,不宜轻易使用;
(3)夏季用药时,因其闭汗作用,可使体温升高。
4.禁忌症
尤其要牢记,以下情况禁用:
颅内压增高、脑出血急性期、青光眼、幽门梗阻、肠梗阻及前列腺肥大者。
5.药物过量的抢救
用量过大时可出现阿托品样中毒症状,此时可用1%毛果芸香碱解救,0.25-0.5ml/次,皮下注射,每15分钟一次,直至症状缓解。
注:阿托品中毒表现为瞳孔散大、颜面潮红、皮肤干燥、高热、意识模糊、狂躁不安、幻觉、谵妄、抽搐、心动过速和尿潴留等。严重者可陷入昏迷和呼吸瘫痪。
山莨菪碱与东莨菪碱的区别
开篇说到山莨菪碱和东莨菪碱易混淆,首先因为他们名字仅一字之差,另外,他们均属于“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均可用于消化系统平滑肌解痉治疗。
然而事实上,两者之间的区别还真不小,其临床应用也存在很大的不同,所有我们一定要严格区分两者,切勿混淆。
下面用一张表概括东莨菪碱与山莨菪碱的主要区别:
东莨菪碱
山莨菪碱
来源
以洋金花为原料提取得到
以我国特产茄科植物山莨菪为原料提取得到,其天然品成为“-1”,而用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产品成“-2”
分子式
C17H21NO4
C17H23NO4
化学结构
左旋体
右旋体或消旋体
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
强于阿托品
弱
对不同组织器官的效能
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强(治疗剂量可抑制中枢神经,较大剂量却又兴奋中枢神经)。
与阿托品相似,对腺体,眼,平滑肌及心肌的作用强,但在唾液及扩瞳作用要弱于阿托品。
同时对中枢神经作用弱。
最主要的适应证(列举前三)
麻醉前给药,震颤麻痹,晕动病。
解除平滑肌痉挛(胃肠绞痛、胆道痉挛)、急性微循环障碍(休克)、有机磷中毒等。
不良反应程度
与阿托品类似
比阿托品低
参考文献
1.王国强主编,《全国中草药汇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年2月.
2.硫酸阿托品片、消旋山莨菪碱片、山莨菪碱注射液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gc/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