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方案 >> 正文 >> 正文

微视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活性天然产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9-3-1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越来越高的慢性结肠炎症。病理学研究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涉及遗传易感性、上皮屏障缺陷、免疫反应失调和环境因素等。UC是一种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局限于结肠直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病变大多位于乙状结肠和直肠,可累及降结肠,甚至整个结肠。UC是一种长期复发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脓性大便、胃痛。UC的严重性不一,因而UC是一个反复发作的疾病,重要的是,UC可能致癌。

目前,UC的治疗药物有5-氨基水杨酸、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但是,这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必将产生严重的副作用,比如肝肾毒性、耐药和过敏反应。然而,用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不仅疗效好,复发率低,而且副作用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浦益琼副教授发表在最新一期《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的封面文章,作者综述了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天然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黄酮类、酸类、萜类化合物、苯酚、生物碱、奎宁和动物胆汁酸类。这些化合物的抗溃疡性结肠炎活性主要是通过靶向验证和氧化应激,如增加抗炎症细胞因子IL-4、IL-10、SOD等和抑制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IL-8,IL-23,NF-κB,NO,或是通过降低MPO、MDA、IFN-γ、iNOS活性等。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将同种类型的天然产物分类介绍,重点阐述其作用机制,对UC具有治疗活性的天然产物进行总结。跟随小编的脚步,简单阅读以下这篇文章吧。

1、黄酮类天然产物

这类天然产物包括:木樨草素Luteolin、黄芩苷Baicalin、小豆蔻明Cardamonin、杨梅酮Myricetin。

木樨草素是存在于金银花叶、茎和枝中、辣椒、姜、桑菊和紫苏中的一种活性化合物,具有多重药理活性。木樨草素通过抑制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COX-2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另外,也可以抑制TNF-α诱导的COX-2和PGE2分泌。总之,木樨草素通过抑制TNF-α和NF-κB介导的细胞炎症反应,可能具有治疗UC的潜能。

黄芩根和种子中富含黄芩苷。黄芩苷能减少DSS诱导的UC,通过抑制IL-33和NF-κBp65活性实现。另外,黄芩苷还能调节免疫平衡,减少UC诱导的炎症反应,如促进CD4+和CD29+细胞活性。

小豆蔻明被报道具有抑制NO释放和iNOS表达,同时能减少髓过氧物酶MPO、iNOS、TNF-α、NF-κB、MDA、COX-2和caspase-3表达,从而抑制炎症反应。

杨梅酮存在多种植物中,如洋葱、葡萄、红酒等。主要减少NO、MPO、MDA、IL-1β、IL-6水平并升高SOD和GSH-Px水平。

2、酸类

这类天然产物包括绿原酸Chlorogenicacid、没食子酸Gallicacid、3,4-Oxo-isopropylidene-shikimicacid(ISA)、香草酸Vanillicacid、乌索酸vanillicacid等。

绿原酸在金银花、山楂、杜仲中广泛存在。绿原酸主要降低MPO、TNF-α水平、清除ROS,并且抑制NF-κB转录活性抑制炎症反应。绿原酸可以减少体重丢失,抑制严重的细胞损伤和肠炎,通过抑制IFN-γ、TNF-α、IL-6分泌和抑制F4/80+巨噬细胞的慢性浸润、CD+中性粒细胞和CD3+T细胞中NF-κB活性。

没食子酸主要通过抑制iNOS、COX-2、NF-κB、TNF-α、IL-1β等的表达水平。另外,没食子酸还能降低PI3K-AKT-mTOR通路活性抑制炎症反应。

ISA主要通过减少MDA、NO水平和iNOS活性,从而增加GSH、GSH-Px水平和SOD活性抑制炎症反应。

乌索酸抑制巨噬细胞中IRAK1,TAK1,IKKβ和IκBα的活化抑制炎症反应,另外与MPO活性、COX-2和iNOS、NF-κB和MAPK通路相关。

3、萜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包括薄荷醇、雷公藤甲素、穿心莲内酯、龙胆苦苷。相信这几个化合物大家都比较熟悉,听名字都有一种亲切感。

薄荷醇是一种基于单萜的TRPV3通道的部分激动剂,其抗炎抗氧化活性与减少结肠细胞中TNF-α、IL-1β、IL-6和MPO密切相关。

雷公藤甲素减少IL-1β、IL-6分泌、降低JAK1、IL-6R和p-STAT3表达、降低RhoGTP活性和抑制cyclinD1、CDK4表达从而阻滞细胞在G1期,抑制炎症反应。另外,雷公藤甲素减少结肠细胞外基质沉积、胶原生成和抑制胶原Iα1转录本和胶原I蛋白水平。

穿心莲内酯抗炎作用与TNF-α、IL-1β、IL-6、IL-17A、IL-23、ROR-γt相关。

龙胆苦苷抗炎作用与减少TNF-α、IL-1β、IL-6mRNA水平和下调COX-2和iNOS蛋白表达相关。

4、酚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包括姜黄素、姜辣素、芍药醇、表儿茶素、原花青素。

姜黄素减少NF-κB、氧化应激介导的炎症、内质网应激介导的细胞凋亡与炎症反应发挥抗炎作用。姜黄素能够减轻内脏痛觉过敏并逆转TRPV1和p-TRPV1表达,从而减轻炎症。

姜辣素通过调控促炎因子TNF-α、IL-1β、IL-6和iNOS表达和抗炎因子Nrf-2和HO-1表达两条途径抑制炎症。

芍药醇抑制炎症与NF-κB、STAT1、MAPK/ERK/p38、IL-17、IL-6、TGF-β1等相关。

原花青素从葡萄籽里提取,具有强大的抗氧化抗炎作用,与抑制iNOS活性和NO生成密切相关。

5、生物碱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包括小檗碱和苦参碱、茶碱等。我们重点介绍小檗碱的抗炎机制。

小檗碱的抗炎作用主要通过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减少促炎因子诱导的肠上皮屏障功能障碍,起保护屏障作用;减少和封闭紧密连接蛋白ZO-1表达,这将防止炎性细胞因子破坏屏障功能。另一方面,小檗碱增加结肠和血清中SOD和催化酶表达水平,降低髓过氧化物酶表达,减少细胞层暴露于cytomix技术和H2O2引起的大分子泄漏。另外,小檗碱也可减少TH1/2/17细胞反应和促进Treg反应,导致TNF-α、IL-23、IL-6mRNA表达上调。

6、醌类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包括丹参醌IIa、紫草素、大黄型蒽醌等。

丹参醌IIa通过减少DAI,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和提高自然杀伤细胞功能,激活白介素因子生成增强T细胞和NK细胞杀伤功能,从而治疗UC。另外,丹参醌IIa可以通过减少MPO生成、ROS生成和炎症因子生成来提高肠通透性、降低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激活肠粘膜。丹参醌IIa还是PXR激动剂,反式激活PXR表达。丹参醌IIa也能诱导CYP3A4mRNA和蛋白表达。丹参醌IIa也可抑制炎症因子TNF-α、IL-6、iNOS和MCPmRNA表达。

7、胆汁酸

这类化合物多是动物来源的,包括牛磺胆酸盐、牛磺熊去氧胆酸钠等。

牛磺胆酸盐抗炎作用与降低MPO活性、减少TNF-α、IFN-γ、IL-1β水平有关。

8、其他

靛红、鸦胆子苦醇、蒜素、白藜芦醇等的通过抗炎作用治疗UC的原理不再详述。

总之,目前已报道的抗UC天然产物主要通过四条途径发挥抗炎作用:1、增加抗炎因子如IL-4、IL-10、SOD表达水平,2、抑制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IL-6、IL8、IL-23、NF-κB、NO水平,3、减少MPO、MDA、IFN-γ和iNOS活性,4、降低肠粘膜溃疡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或抑制TJ蛋白ZO-1和E-cadherin下调。

西凌玉青木

赞赏

长按







































怎么样治好白癜风
白癜风医院南京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fa/5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