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方案 >> 正文 >> 正文

米桑小讲堂酪酸梭菌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9-1-2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累及直肠和结肠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其中不少于1/4的患者是儿童。其病程迁延不愈,且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并且有癌变的可能性。目前UC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多种免疫学因素参与了UC的发病,细胞因子之间的网络作用是UC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至今UC无根治方案。传统的抗炎药物可缓解UC临床症状,但副作用较大,用药时间长且停药后易复发,并影响儿童患者的生长发育。美沙拉嗪、益生菌、蒙脱石散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虽然有一定疗效,但是国内外对于这些药物治疗UC的研究还很有限。

研究发现UC患者肠道内细菌数量、种类发生明显的改变,并发生了菌群移位,从而改变了细菌的黏附性,产生有害物质,并破坏肠黏膜的免疫屏障作用,使得有害物质通过肠道进入人体,最后导致患者肠道免疫功能耐受性降低。而补充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平衡免疫功能。Hua等研究表明,酪酸梭菌能刺激Th1免疫反应,诱导和维持组织Treg细胞,下调促炎性细胞因子和上调抗炎细胞因子。此外,酪酸梭菌的代谢产物还能促进肠上皮细胞的再生和修复,不但有利于治疗,而且能预防复发。

美沙拉嗪(Mesalazine)是一种新型5-氨基水杨酸制剂,可定向在回肠末端和结肠释放出有效成份,并在结肠局部发挥其抗炎作用。美沙拉嗪可有效抑制结肠黏膜释放一系列损伤因子以及白细胞产生的各类炎症递质,从而抑制炎症介导的肠黏膜屏障损伤,达到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作用。

蒙脱石散(思密达,Smecta)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与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具有非均匀性电荷分布,整个肠腔表面均可被均匀覆盖,不但用于急慢性腹泻的治疗,在清除局部凝血及黏膜保护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由于其不会被消化系统吸收,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长期使用,近年来主要用于UC辅助治疗。

因此,酪酸梭菌、美沙拉嗪联合蒙脱石散对UC的治疗作用是肯定的,其机制可能通过下调促炎细胞因子IL-6、IL-8、TNF-α,上调抗炎细胞因子IL-10来减轻UC结肠的炎症反应,与大多数相关研究一致。

★服用方法:建议2粒/次,3次/天。

长按识别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寻常型白癜风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fa/4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