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编者按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上一篇:腹泻–慢性结肠炎
医案
周xx,男,44岁,工人。
初诊(年5月15日)
去年2月起大便夹血,外裹粘液。3月做乙状结肠镜检查,见肠壁充血水肿,诊断为慢性结肠炎。近来大便每日1-3次,左腹疼痛。粪检:白细胞0~2,红细胞10~15。长期以来神疲乏力,多梦,纳呆。舌质带紫,苔腻,脉细。症属脾不健运,肠中湿热不清,气滞则腹痛,下注为便泻。病已年余,兼有肝气乘脾之象。治拟调气健脾,清肠化湿之法。方用健脾益气汤合痛泻要方加减。
党参三钱,白术三钱,炙甘草三钱,茯苓四钱,炒防风一钱半,白芍三钱,陈皮三钱,木香二钱,焦查曲各三钱,秦皮三钱。六剂。
二诊(5月22日)
左下腹疼痛,大便日2次,质软,粘液减少。舌质带紫,根有碎纹,苔厚腻。近兼夜寐不安。
前方加合欢皮四钱。六剂。
三诊(5月29日)
左下腹仍觉隐痛,大便日2次,夹粘液,质软成形。
原方木香改为三钱。六剂。
四诊(6月5日)
腹部仍隐隐作痛,大便每日2~3次,质溏薄。
原方去茯苓,加生熟苡仁各四钱。六剂。
五诊(6月12日)
左下腹疼痛已见减轻,大便每日2次,略带粘液,尚觉爽利。口苦,舌苔腻根稍厚。仍予前法。
党参三钱,白术三钱,炙甘草三钱,炒防风一钱半,白芍三钱,青陈皮各三钱,木香二钱,焦查曲各三钱,合欢皮四钱,地榆四钱。六剂。
六诊(6月21日)
治疗以来,食欲渐增,睡眠进步,体力也渐渐恢复。以往时有病假,近一月来已能坚持全天工作。左下腹偶有轻微疼痛,大便每日2次,基本成形,尚带少量粘液。最近粪检:红细胞2~4。
再守原意。前方续服六剂。
腹泻年余,神疲乏力,脉细,辨证以脾气虚弱为主。由于脾不健运,湿从内生,流注肠中,郁而化热,以致大便夹血,外裹粘液,此为虚中夹实之象。平时腹痛隐隐,便前少腹攻撑作痛,系肝失疏泄,横逆乘脾之故。服药甚多,久治未效。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白芍、陈皮、防风抑肝扶脾;辅以秦皮清肠化湿,木香行气止痛,焦山查、神曲消食和胃。使脾能健运,肝气渐和,肠中湿热得以从下行,因为腹痛泄泻渐止,体力逐步恢复。
本例便泻日久,热象不著,故未用黄芩、黄连、黄柏等苦寒清热药;病以脾虚为主,略呈寒象,故亦未用辛温大热之品。鉴于舌质带紫,根有碎纹,神疲脉细,既属阳气已亏,血行不畅,又有久泻耗伤营液之象,故用药偏重甘平微温,略佐苦燥,不能急于求功。辨证既明,常须守法守方,多服才能见效。
上述4例腹泻,病情轻重不同,并有由浅入深的过程。轻而浅者,多由感邪、饮食所伤,病在脾胃,治之较易;深而重者,肠胃已伤,兼之脾阳不运,肾关不固,病及脾肾,阴阳俱虚,治之较难。
《景岳全书》指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又谓:“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黄医师认为,张氏之言,是慢性腹泻的治疗经验,确有指导实践意义。不但要顾到脾肾之本,还要注意虚中挟实,必须标本兼顾。如果汤药不能取效时,又当考虑丸药缓调,复方图治之法。
腹泻–慢性结肠炎
腹泻-急性肠炎
呕吐(3)
呕吐(2)
呕吐(1)
胁痛–胆囊炎(1)
胁痛–胆囊炎(2)
胃脘隐痛嘈杂
胃痛–胃窦炎
胃窦炎、胃下垂
胃痛呕血
胃痛–胃窦炎
胃痛–胃小弯溃疡
胃痛–胃脘胀气作痛
胃痛–胃脘胀闷疼痛
胃痛–胃脘嘈杂泛酸
胃痛
胃痛–胃窦炎
胃痛–胃小弯溃疡
胃痛
下腹痛胀
脘腹痛胀
蛔虫病
耳源性眩晕症
神经官能症
头晕
神经衰弱(3)-眩晕
神经衰弱(2)-眩晕
神经衰弱(1)-眩晕
偏头痛(2)
脑震荡后遗症2例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
神经官能症头痛
风湿性心脏病
心率不齐(3)
心率不齐(2)
心率不齐(1)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
神经官能症
补中益气治疗脱肛和便秘
失眠
神经衰弱(2)
神经衰弱(1)
自汗
盗汗
溶血性贫血
贫血
胸痹心痛案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肺痨(2)
肺痨(1)
慢性支气管炎咳血
咳血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炎3例
哮喘性支气管炎(2)
哮喘性支气管炎(1)
医家简介
黄文东(-年),字蔚春。江苏省吴江人。幼承庭训,攻读古典经史,14岁考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受业于孟河名医丁甘仁先生门下,年以首届名列第一毕业于该校。毕业后,返回原籍震泽镇悬壶应世。年应丁济万(丁甘仁先生之长孙)院长的邀请,返母校(是年学校改名为上海中医学校)执教,并任教务长之职,当时年仅29岁。任职期间,还担任《本草》、《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妇科学》、《名著选辑》等教材编写及课堂教学。前后凡17载,直至年该校停办。执教期间,同时开业于上海武定路寓所。
建国后不久,黄氏即主办上海市中医进修班、中医师资训练班。历任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科教研室主任、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年授教授职称。
黄氏著作颇多。建国前执教时主编的教材,已见上述。建国后撰有《丁氏学派的形成和学术上的成就》、《继承整理李东垣学说的体会》等论文20余篇。医院校《中医内科学》教材和《著名中医学家的学术经验-----中国现代医学家丛书之一》。医院整理出版了《黄文东医案》。
来源:摘自《黄文东医案》,上海人民出版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夏天养生,中医为什么总让你少吃寒凉?★★★★
中医里的“毒”是什么?比中毒更可怕的是用这5种方式排毒!(内附方子)★★
试图证明中医“科学”,是走错了路!
小儿推拿21种手法,轻松搞定几种常见病★★
5位国家级老中医独家长寿秘方,5元之内就能搞定★★
阴阳代表一条与西方科学不同的认识路线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
《黄帝内经·灵枢》口问
黄梅天的保健提醒★★
警惕心脏病发作的十大征兆★
气血不足有什么表现?★
身体好坏,脾胃说了算!7道题自测您的脾胃健康。★
腹泻–慢性结肠炎
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
《黄帝内经·灵枢》周痹
《黄帝内经·灵枢》周痹
梅雨时节,那一颗酸酸甜甜、生津止渴的杨梅★★
中医学生存的哲学依据与经络的时间本质
叶应阳:我不赞同初学者先读古医书★
方剂中的“三味药组”大盘点!临床中你会用吗?★
腹泻-急性肠炎
中医人临床必备格言句!你知道多少?★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
请反馈不能正常使用的过程、手机品牌及型号、系统版本★★
中医启示人类重新审视科学★
有关紫薯,你必须要看的6个问题★★
呕吐(3)
夏季常见病小验方
8个坏习惯加重体内湿气,一定要改掉!★★
《黄帝内经·灵枢》病本
《黄帝内经·灵枢》病本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失眠案例)★★★
湿热?从这些地方自己能看出来★★
远视眼和老花眼是一样的吗
高血脂发病时有哪些早期信号
喝碗好粥要点多,不同人选择有讲究
张仲景的「反」字,不仅仅是「相反」的意思
《黄帝内经·灵枢》厥病
《黄帝内经·灵枢》厥病
不应失传的中医绝招:失去的是宝贝,受苦的是百姓!★★★★★★
当归真的是“妇科之圣药”吗?★
令人意想不到的仙鹤草妙用荟萃★
附子:扶助阳气的神兵利器,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
中医百年沉浮说明了什么★
呕吐(2)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
《黄帝内经·灵枢》热病
宫寒?宫寒!来,正经的聊聊宫寒!★★★★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上应用
治疗几种疼痛的点滴经验★
附子的6种阴阳妙用,需用心体会★
朱砂,水飞后脱胎换骨的矿物药
呕吐(1)
《黄帝内经·灵枢》病狂
《黄帝内经·灵枢》病狂
慢性口腔溃疡,中医如何辨治?★★★★
“我咋吃都吃不胖,她喝凉水都长肉”到底咋回事?★★
药材纷纭难辨认?中药鉴定自有方!
端午快到了,艾叶加一物,专治颈肩腰腿痛!超有用!★★
胁痛–胆囊炎(1)
胁痛–胆囊炎(2)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
《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
《伤寒论》在线阅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医院“代煎药”的猫腻!★★★★★★★★★★★★★★
被西方偷走的千年中医绝技★★★★★★★★★★★★★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5月文章汇总
年4月文章汇总
年3月文章汇总
年2月文章汇总
年1月文章汇总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fa/2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