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读者对便血都不陌生,可你知道吗?便血还有真假之分,有的便血看似鲜血淋漓、很可怕,但往往提示的是良性疾病,有些肉眼看不到的便血反而可能更可怕。大医院专家将告诉你形形色色的便血到底是怎么回事。
假便血1
假性便血
——食物或药物引起
便血还有假的?没错!假的便血是因为吃了某些食物和药物后会引起大便变色。如服用了补血的铁剂、碳粉、铋剂、中草药,或吃了猪肝、动物血、番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红色。有时口腔或鼻腔内出血咽下后也会引起大便颜色的改变。
这些都是假性便血,即使出现也不用担心,停用药物和食物后,“血便”就会消失。
真便血1
鲜血色的血便
——往往是良性疾病
我们下面要讲的是真的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大便带血,或全为血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肠道停留的时间。
当你看到解出鲜红色的血便,多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外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颜色鲜红或紫红、暗红,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这种便血往往提示是一些良性疾病,常见于以下疾病:
(1)痔:各期内外痔和混合痔均可引起大便出血,一般为大便附有鲜血或便后滴血。外痔一般无大便出血。
(2)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血。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大便相混,或息肉位置高、数量多,也可与大便相混。
(3)直肠脱垂:肛门肿物反复脱出,久病后可有排便时出血。
(4)肛裂:出血方式为大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大便相混,部分患者便后滴血。
2
带脓血、黏液的大便
——小心肠道肿瘤!
排出的大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往往见于直肠或结肠内的肿瘤及炎症。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三者相混,可伴有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异常增多、排便不尽感等不适。
(2)结肠癌:首发症状可以表现为大便出血(尤其是左半结肠的肿瘤),多属于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可伴有腹部包块、腹痛、慢性进行性消瘦等症状。
(3)溃疡性结肠炎:病史较长,反复发作性的黏液便或脓血便,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
(4)肠道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
3
油黑发亮的大便
——你的胃还好吗?
又称为柏油便,大便呈黑色或棕黑色。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等。如果出血量较少,且出血速度较慢,血液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排出的粪便即为黑色;若出血量较多,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则排出的血液呈暗红色;出血量特别大,而且很快排出时也可呈鲜红色。
4
肉眼看不到的血便
——潜伏的血便更可怕!
少量消化道出血不会引起粪便颜色改变,仅在粪便隐血试验时呈阳性,称为隐血便。所有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疾病都可以发生隐血便,常见溃疡、炎症及肿瘤。便隐血试验可检测粪便中的少量血液成分。肠息肉(癌)的早期粪便隐血可呈现阳性,定期进行粪便隐血检测是结直肠肿瘤筛查(初筛)的重要途径。
出现便血怎么办?如果你看到自己有便血,千万别自我认为是痔疮,一医院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比如肛门指检、肛肠镜检查等,既方便、经济、又安全、准确。
大医院拥有以张积书、高锡成、王秀涛等专家团队,为滨城百姓定期免费会诊检查肛肠疾病,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帮助市民更好的防治肛肠疾病。
张积书
肛肠界泰斗教授主任医师
张积书肛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市肛肠学科创始人之一。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肛门病,对无痛治疗肛肠病有独到之处,并应用先进的“吻合器”方法使直肠癌患者保留原肛门,提高了术后的生活质量,此方法获市政府科研成果奖。
大医院,坚持“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办院宗旨,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欢迎您到大医院就诊,医院引进的韩国电子肛肠镜是检查和确诊肛肠疾病的金标准,无痛检查只需要三五分钟,是目前国际上肛肠病检查诊断的尖端设备。医院,大连市工会会员痔愈医院。精准治疗肛肠疾病。微创介入、全程无痛治疗肛肠疾病是我院的特色。
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且在大连地区居住或工作的我市工会会员患者,可携带本人身份证或户口本、工作证(退休证或失业证)、工会会员证(基层工会组织证明)原件和复印件到大医院就诊,实施微创手术的会员一次性补助一千元。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fa/2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