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针灸治疗 >> 正文 >> 正文

冬病夏治ldquo三伏贴rdqu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1-2-25
SEM百度竞价招聘求职QQ群 http://www.sjbn.com.cn/fengshang/shangye/20201113/953.html

这两天

窗外蝉鸣不断

温度也一天一天升高

“三伏天”也要来啦!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小暑期间正逢“三伏”的“头伏”,

明天7月16号我们就正式进入三伏天了。

今年的三伏天是:

初伏——7月16日到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到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到8月24日;一共40天。

三伏天在不懂养生的人眼中,几乎是一年当中最难受的时候了,又热又闷太阳又烈,可是,如果你懂一点点养生,你就会知道,三伏天是一年当中最佳的调理体质的时候,尤其是现在寒湿体质的女人这样多的,我们可以利用三伏天的热力,把体内的老寒逼出来。

如何把这个老寒逼出来呢?此时正是冬病夏治最佳季节,我们可以喝温暖的茶,可以艾灸,也可以适当的让太阳晒背部,还可以贴三伏贴!

何为三伏贴?

“三伏贴”是以中医“冬病夏治”与“春夏养阳”等理论为依据,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农历“三伏天”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期,此时气血趋于机表,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

“三伏贴”的配方

不同的中医,根据不同的体质,所配的三伏贴的药物也不一样,但这里面,常见的药物有这些:细辛、白芥子、干姜、肉桂等。

细辛,性温、味辛,李时珍说它是阳之中阳,常用于风寒风湿头痛痰饮胸中滞气,也可用于外敷,外敷可以通经络、散寒湿,有的风湿止痛膏里面,有一味非常重要的药物就是细辛。

?

白芥子也是性温味辛的,能理气散结,通调一身之经络。

干姜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我们厨房用的老姜制成的,它能祛寒湿、通四肢关节,开五脏六腑,疏导所有络脉,祛风毒,它同样也是性温味辛。

肉桂我们见的也比较多,我们炖肉常用到它,能使肉类味道更鲜美更好消化,肉桂还有引火归元的功效,能把我们身体的虚火从上焦引到下焦。

由此可见,三伏贴里面的药物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是性温的,能通过穴位温经散寒除湿。而且他们的气味独特芳香,能疏通经络,使药物更好的作用于人体。

因地制宜,因人施方

众所周知,重庆湿气重,湿邪重浊黏滞,易伤阳气,并阻遏气机,因此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加上喜欢辛辣食物,容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因为生活习惯的改变,女性的宫寒、月经失调的情况也越来越多。根据这些特点,医院内外科、康复科、针灸科、推拿科、儿科等科室针对这四大系统疾病特制贴敷类型的药物,通过医生辨证选穴进行治疗,以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今年除了常规的“三伏贴”疗法之外,我院各个科室推出“个性化”方案。比如针对过敏体质、胃肠功能较弱及不耐口服药的市民,我院康复科制定了“一对一”个性化疗法;针对体质异于成人及皮肤娇嫩的儿童,儿科特别调配了儿童专用敷贴等。

三伏贴作用机理

“三伏贴”采用天然中草药,以气相应,以味相感,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相应穴位,达到以肤固表、以经通脏、以穴驱邪的目的,从而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祛寒邪,提高机体免疫力,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贴敷时间

初伏:7月16日,7月17日,7月18日

中伏:7月26日,7月27日,7月28日

中伏加强:8月5日,8月6日,8月7日

末伏:8月15日,8月16日,8月17日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的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统疾病

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胃肠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

3、妇科疾病

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等。

4、风湿骨病

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禁忌症

对于一切属于热性的疾病,如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孕妇;糖尿病患者等均不适宜。

注意啦!注意啦!

医院自开展“三伏贴”以来,根据不同体质,辩证取穴!其敷贴药方大有来头,根据经典古方改良而成,疗效显著!贴敷请选择到正规及有丰富贴敷经验的医疗机构,而不是选择盲目跟风的药店、诊所或自行贴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7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