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从年5月~年1月以自拟肠宁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选择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例:男71例,女59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32岁;病程5个月~15年,发病部位直乙结肠85例,左半结肠41例,全结肠4例。对照组例;男68例,女57例;年龄20~65岁,平均33.5岁;病程4个月~15年,发病部位直乙结肠79例,左半结肠43例,全结肠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发病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采用自拟肠宁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药物组成:蒲公英60g、败酱草60g、黄连12g、黄柏30g、地榆30g、仙鹤草60g、青黛12g、五倍子15g、血竭6g等组成,其中青黛、血竭研细末,以自动煎药机诸药加水浓煎至ml,真空包装,每袋ml。每次充分摇匀后抽取药液80ml加温至近40℃,保留灌肠,每晚1次。
2.2对照组:予甲硝唑注射液80ml加锡类散1.0g(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生产)保留灌肠,每晚1次。
2组均以15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间隔3d。睡前嘱患者排空大便,左侧卧位,根据结肠镜所见病变肠段,调整体位。
3、疗效观察
观察2组用药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粘液血便及下腹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情况,结肠镜观察记录肠粘膜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变化等。
3.1疗效分析根据文献[1]确定疗效标准,判定为近期治愈、有效与无效。两组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见表1,2。
表1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n近期治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79(60.8)*46(35.4)5(3.8)(96.2)*
对照组37(29.6)59(47.2)29(23.2)96(76.8)
*P0.05,VS对照
表2两组症状平均改善时间(d)
组别腹痛腹泻粘液便脓血便下坠里急后垂
治疗组1.52.63.24.71.83.5
对照组3.32.83.65.54.14.7
4、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中医的“泄泻”、“肠僻”、“痢疾”等范畴,病因多由感受六淫邪毒,内伤饮食七情,损及脾胃,湿热迫于大肠、使肠道气机阻滞,脉络受损,血败肉腐、内溃成疡。
近代张锡纯说:“痢之热毒侵入肠中肌肤,久至腐烂,亦犹汤火伤人肌肤至溃烂……不可但以痢治,宜半从疮治。”故对本病立法重点应在解毒化瘀、止血止痢。
肠宁灌肠剂方中蒲公英、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淤止痛,现代药理学研究有杀菌消炎作用,黄连、黄柏清热燥湿,善治“久下泻痢脓血”,有“调胃厚肠”之功,地榆凉血止血,解肠腑秽毒,仙鹤草苦涩收敛,止血止痢,二药合用,尤适于血痢及久痢不愈者,青黛咸寒,泻热解毒,凉血消肿,五倍子涩肠、止血、解毒,血竭活血祛淤、生肌止痛,促进溃疡愈合,为活血圣药,药理学证明血竭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流通畅,防止血栓形成,血竭皂甙是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原料,有强大的抗炎镇痛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收涩止痢之功效。临床和实验结果表明,肠宁灌肠剂具有抗菌消炎、促进微循环、溃疡愈合及炎症物质吸收的良好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累及左半结肠和直肠,中药保留灌肠直达病所,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尤其适用于距肛门60cm以内的患者,药物经直肠粘膜吸收,减少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2],由于吸收途径不经过胃和小肠,完全避免胃肠酸碱消化酶对药物的影响[3]。
同时,40℃左右灌肠液保留灌肠,因温热刺激,可使肠粘膜血管扩张,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促进药物吸收。
综上所述,肠宁灌肠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在抑菌、消肿、收敛、减轻组织渗血、促进溃疡愈合、减少复发等方面有着明显的疗效,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略
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6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