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本文报道了一例结核性结肠炎,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均提示缺血性结肠炎,最终通过诊断性治疗确诊。
结肠性结核病的定义是单独累及结肠,而不累及回肠或回盲部的结核病,在1/3的病例中可呈多灶性分布。结核性结肠炎通常是指病变累及结肠呈多灶性,可类似炎症性肠病,偶尔呈弥漫性病变。结肠镜表现包括环形或横向结肠溃疡、鹅口疮、假性息肉、狭窄等。目前所知,结肠性结核病能像炎症性肠病、其他感染性结肠炎(如阿米巴结肠炎)和结肠肿瘤。然而,在作者报道的病例中,临床表现和腹部平片都提示为缺血性结肠炎,而最终诊断确实结核性结肠炎。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6岁,因反复腹痛3月余入院,入院前3天腹痛加重,伴发热和便血,过去3天便血量增加。患者4年前曾因肺结核接受抗结核治疗。查体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呼吸频率:28次/分),心跳加快(脉搏:次/分),血压/70mmHg。
腹部检查发现右髂窝有一边界不清的团块,伴压痛。患者血红蛋白6.6g/dL,白细胞增多(总白细胞:/mm3),血小板增多(/mm3)。腹部平片显示大肠袢存在明显指压征(图1),结肠镜显示全结肠弥漫性溃疡,范围从直肠至盲肠,形态各异(图2)。
图1.腹部平片显示指压征
图2.结肠镜显示结肠溃疡和黏膜水肿
腹部CT显示肠壁弥漫性增厚,尤其是末端回肠和盲肠(图3)。但可见到的血管都正常。盲肠活检组织学表现显示存在肉芽肿,皮肤结核菌素皮内试验阴性,然而胸部X先显示存在纤维化改变,可能和先前的肺结核有关。
图3.CT显示盲肠和降结肠肠壁增厚
患者输了2个单位的血,开始接受四联抗结核治疗,药物包括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后患者逐渐退热,便血好转,1周后出院。患者接受2个月的抗结核治疗后,明显好转,体重增加5公斤,结肠镜发现溃疡也消散了。因此,基于结核肉芽肿的组织学表现和抗结核治疗后溃疡消散,该患者最终诊断为结核性结肠炎。此外,由于缺乏病原学依据(培养或PCR),无法判断结核菌类型。
讨论
肠道结核病是腹部结核病中重要的一种临床类型,同时因为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低,常很难诊断,对抗结核治疗有应答常常作为诊断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在和其他疾病难以鉴别的时候。结肠结核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腹痛、体重降低、发热、排便习惯的改变和便血。缺血性结肠炎则通常发生在老年人,但也可因血栓或一些继发因素发生于年轻人。尽管指压征通常和缺血性结肠炎一起描述,但这一现象只代表黏膜水肿,而无特异性。因此,结肠性结核病是一类重要的临床疾病,可能会与其他疾病难以鉴别,因此临床工作中需要考虑到这类疾病。
医博士编译自:SharmaV,MandavdhareHS,PrasadKK,etal.Tubercularcolitismasqueradingasischemiccolitis:Anunusualpresentation.InternationalJournalofMycobacteriology.;6(4):-.
来源:医博士网
作者:Tracy
消化,携手未来!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路线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哪家医院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yy/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