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针灸治疗 >> 正文 >> 正文

英夫利西治疗激素抵抗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1-3-23

UC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导致病程迁延,反复发作,局部(癌变、大出血、肠穿孔等)和全身(多器官累及)并发症增多,重度UC死亡率仍较高,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疑难病之一口。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及皮质类固醇激素是目前治疗UC的主要方法,这些非特异性抗炎和免疫抑制药物只能暂时控制和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该病,长期应用不良反应增多,停药后容易复发(1年复发率大于50%),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药物等治疗会导致继发性的健康问题,部分激素耐药或抵抗的难治性患者效果更不理想。国外研究表明,对于中、重度活动性且传统治疗不能充分缓解的UC患者,使用英夫利西能减轻症状及体征,诱导和维持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以及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我们的初步结果表明,英夫利西治疗激素抵抗型UC患者起效快,大部分患者1周内症状改善或缓解,排便次数明显减少,2周内排便次数基本正常。英夫利西治疗激素抵抗型UC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促进肠黏膜愈合,英夫利西治疗后8周,13例患者中7例肠镜下完全缓解,5例部分缓解,而且与组织学缓解情况基本一致。关于诱导和维持缓解的剂量和疗程,国外临床研究证明,在第0、2、6周给予英夫利西5mg/kg作为诱导缓解,随后每隔8周给予相同剂量作长程维持治疗。但长期使用英夫利西的费用颇大,因此,我们用英夫利西作为过渡,待病情完全缓解且可停用激素后,停用英夫利西继续以免疫抑制剂维持。8周和30周临床疗效观察效果满意,虽然这一疗法长期维持缓解的疗效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但可供目前临床实际工作参考。

使用英夫利西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有药物输注反应、迟发型过敏反应(血清病样反应)、自身抗体及药物性红斑狼疮、感染等。本组无一例出现英夫利西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除与我们采取严格掌握适应证、按规定控制输液速度、加强监护等措施有关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与本组患者正在接受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有关,在开始英夫利西治疗时继续原来治疗,等取得临床完全缓解后视临床反应将激素逐步减量至停用。本组中,5例患者自体抗核抗体检测阳性,但并未出现药物性红斑狼疮,因此自身抗体产生并非继续英夫利西治疗的禁忌。如出现药物性红斑狼疮则应停药。总之,使用英夫利西能减轻激素抵抗型UC患者症状及体征,诱导和维持f临床缓解,促进黏膜愈合以及停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因此,对顽固性UC患者,早期积极应用英夫利西治疗可有望更快诱导缓解,长期应用可维持更长时间缓解及维持内镜下黏膜愈合并撤离激素,从而减少住院率和手术率,为难治性UC患者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