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针灸治疗 >> 正文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怎么治JAMA发出美国最新指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0-10-15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今天是第期日报。

JAMA:ACG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临床指南重点归纳

JAMA[IF:45.54]

①在中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建议口服全身性皮质类固醇激素诱导缓解,但不建议将其用于维持缓解;②为了诱导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缓解,可采用抗TNF治疗或新的治疗选择(维多珠单抗和托法替尼);③直肠外任何程度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每隔1至3年进行结肠镜检查和监测,以根据危险因素(如炎症程度和疾病持续时间)和以前的发现识别肿瘤;④可考虑将粪便钙卫蛋白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非侵入性标志,以评估对治疗的应答及复发。

UlcerativeColitisinAdults08-27,doi:10./jama..

JAMA上发表的美国胃肠病学会(ACG)成人溃疡性结肠炎的最新临床指南解读文章,针对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诱导及维持缓解、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定期结肠镜检查以筛查肿瘤、将粪便钙卫蛋白作为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szx)

NatureReviews:如何对IBD生物疗法进行药物监测?

NatureReviews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IF:29.]

①抗TNF-α制剂治疗IBD时,TDM旨在对血药浓度和抗药抗体进行监测、优化用药剂量、间隔或转换疗法;②被动TDM针对疗效欠佳患者,主动TDM针对缓解期患者常规按计划测量药物谷浓度并指导用药;③IBD维持期的血药浓度可预测临床结局,与患者生物学指标、内窥镜和组织学缓解密切相关;④根据主动TDM结果显示的血药浓度不足或过高而相应增、减药物剂量,可促进IBD维持期病情缓解;⑤临床上可采用生物学指标、内窥镜、断层成像或达标治疗法替代TDM。

OptimizingbiologictherapyinIBD:howessentialis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09-02,doi:10./s---2

约1/3的IBD患者对抗TNF-α治疗不应答,也有部分初始应答的患者随时间而不应答。NatureReviewsGastroenterologyandHepatology上发表的一篇Perspectives,详细讨论了如何基于治疗药物监测(TDM)对接受抗TNF-α治疗的IBD患者进行管理,包括剂量递增、剂量递减或改变治疗方法,对相关的证据及指南进行了总结。(

szx)

血液CD8+T细胞的转录谱及DNA甲基化谱与IBD预后无关

Gastroenterology[IF:17.]

①分离名IBD患儿及19名对照儿童的外周血CD8+T细胞,分析转录谱及DNA甲基化谱;②同时纳入2个公共数据库中的成人队列,其中1个包含38名IBD患者及14名对照,另1个包含67名IBD患者;③仅在1个成人队列中,CD8+T细胞的转录谱与IBD预后相关;④在3个队列中,CD8+T细胞的转录谱均与年龄及性别相关;⑤在2个包含非IBD对照的队列中,CD8+T细胞的转录谱与IBD相关;⑥CD8+T细胞的DNA甲基化谱与克罗恩病患儿的年龄相关,但与预后无关。

TranscriptionandDNAMethylationpatternsofbloodderivedCD8+TcellsareassociatedwithageandInflammatoryBowelDiseasebutdonotpredictprognosis08-16,doi:10./j.gastro..08.

有研究报道,CD8+T细胞的基因表达谱与成年IBD患者的临床结局相关。来自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对名IBD患儿及19名健康儿童的外周血CD8+T细胞的转录谱及DNA甲基化谱进行对比,同时对2个已公开发表的成人队列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其中2个队列(包括儿童队列)中得到的结果与先前的报道并不一致,CD8+T细胞的转录谱与IBD预后无关。而在所有队列中,均可发现CD8+T细胞的转录谱与年龄、性别及IBD相关。另外,在儿童队列中,CD8+T细胞的DNA甲基化谱与克罗恩病患儿的年龄相关。(

szx)

Science子刊:溃疡性结肠炎中适应性免疫细胞的转录图谱

ScienceImmunology[IF:13.44]

①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和抗原受体测序对健康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周血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进行分析;②UC的结肠组织中IgG1+浆细胞增多,ZEB2表达升高的结肠调节型T细胞增多,外周血中γδT细胞亚群增加;③结肠组织中CD8+组织驻留记忆T(TRM)细胞具有异质性,健康和疾病状态下共有4种转录状态不同的分化命运;④UC状态下,克隆相关的CD8+TRM细胞明显向炎症状态转移,这种现象部分是通过增加T-box转录因子Eomesodermin的表达所驱动的。

Heterogeneityandclonalrelationshipsofadaptiveimmunecellsinulcerativecolitisrevealedbysingle-cellanalyses08-21,doi:10.6/sciimmunol.abb

ScienceImmunology近期发表的文章,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和抗原受体测序技术对健康和溃疡性结肠炎(UC)的外周血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进行分析,描绘出UC环境下适应性免疫细胞转录变化的详细图谱,并揭示出CD8+TRM细胞在UC中的作用。(

爱的抉择)

Nature子刊:克罗恩病患者的硫代谢通路失调

NatureCommunications[IF:12.]

①纳入29名接受自体HSCT的CD患者,76%在移植26周后实现了无药缓解,约15%在5年随访期间维持无药缓解;②对比移植后活动性疾病与非活动性疾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活动性疾病患者中硫及其它离子的转运系统相关代谢通路、脱硫弧菌和大肠杆菌富集;③在非活动性疾病患者中,基础生物合成通路及拟杆菌属、嗜胆菌属等富集;④将CD患者的粪菌移植给IL-10敲除无菌小鼠,与CD患者相似,小鼠表现出硫代谢通路失调及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富集。

IntegratedmicrobiotaandmetaboliteprofileslinkCrohn’sdiseasetosulfurmetabolism08-28,doi:10./s---1

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与IBD的发病相关。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可在部分严重高复发克罗恩病(CD)患者中实现缓解。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对29名接受自体HSCT治疗的CD患者在移植后5年的不同时间点的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发现相比于应答(非活动性疾病,维持缓解)患者,非应答(活动性疾病,包括未缓解及复发)患者的肠道菌群组成及功能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硫代谢通路失调且硫酸盐还原细菌富集。将CD患者的粪菌移植给无菌小鼠,也可重复在CD患者中的发现。该研究提示,对肠道菌群组成与功能的多组学分析或可用于预测HSCT治疗CD的疗效。(

szx)

基于肠道菌群的细胞指纹图谱预测克罗恩病状态

ISMEJournal[IF:9.18]

①纳入29名克罗恩病患者与66名健康对照,结合流式细胞术与16SrRNA测序对粪便样本进行分析;②基于流式细胞术记录单个细胞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特征,并利用一种名为PhenoGMM的适应性细胞指纹图谱识别策略区分粪便菌群中的细胞类群,以此产生一个相对细胞计数列联表;③基于菌群的16SrRNA测序数据对样本进行随机森林分类,可完美地区分患者与健康对照(AUROC=1),而基于菌群的细胞指纹图谱数据的表现稍差(AUROC=0.94)。

CytometricfingerprintsofgutmicrobiotapredictCrohn’sdiseasestate09-02,doi:10./s---4

大多数研究利用16SrRNA测序技术分析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变化。来自ISMEJournal上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基于流式细胞术绘制的粪便菌群的细胞指纹图谱可很好地反映出克罗恩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变化,或可作为诊断工具以鉴别克罗恩病。(

szx)

张发明团队:FMT治疗UC何时应进行第二疗程?哪些肠菌能预测疗效?

ClinicalandTranslationalGastroenterology[IF:3.]

①纳入名在第一疗程粪菌移植(FMT)治疗后1个月获得临床应答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其疗效中位数维持时间为天,50%的患者在FMT治疗后4个月复发;②获益的UC患者应该在首疗程治疗后3个月接受第二疗程FMT从而更好地维持长期临床疗效;③治疗后短期(5天)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Eggerthella和乳酸菌属等相对丰富度的变化或许可以预测FMT的长期疗效;④本项研究将会促进临床医生考虑将FMT的序贯治疗付诸实践作为UC的长期治疗策略。

FecalMicrobiotaTransplantationforUlcerativeColitis:TheOptimumTimingandGutMicrobiotaasPredictorsforLong-TermClinicalOut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