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针灸治疗 >> 正文 >> 正文

医学心理学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9-1-8

首先应该引起各位同学重视的是这门课程里面最最最重要的部分,即心理学基础,紧接着是医学心理学的五大主要理论以及围绕这五大理论讲述的心理治疗部分内容,非常之关键。然后便是心理应激、心理卫生、心身疾病、心理评估等几大部分。

下面我们来复习下心理学基础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我会列出提纲供各位同学复习: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过程又包含知觉、情绪、意志。

下面提供一些大概的框架供同学们查阅:

看完心理过程(知、情、意)的内容了,接下来再来看看人格(即个性)部分的内容:

到这里基础部分就结束了。心理学主要理论在往期推文已有总结,心理治疗在这里不做阐述。

以下为心理应激部分:

1.应激:当外部刺激程度强烈,超过个体一般的处理能力,机体的生理和心理内稳态就会受到干扰,此时,个体内部存在的维持内稳态的机制就会发挥作用,出现一系列生理,心理,行为的变化。(坎农,塞里)

2.生理学应激学说:全身适应综合征(GAS):

警戒期(动员阶段)抵抗期(适应阶段)衰竭期(衰退阶段)

心理学应激学说

?以认知评价为核心的心理应激作用过程(认知心理应激学说)

应激源

应激中间变量(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健康、

疾病

生活

事件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认知评价,个性特征,其他因素

心理,

行为,

生理反应

3.心理应激与健康

(1)积极影响:

①个体成长与发展的所必需

②维持人正常功能活动所必需

(2)消极影响:

①使机体处于易感状态;

②是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

③加重原有的躯体和精神疾病,或使之复发;

④使机体磨损,慢性疲劳,适应性减弱,效率下降,事故,车祸,自杀的主要因素之一;

⑤导致药物滥用和依赖的原因之一。

4.决定应激程度的因素

应激源的特征:强度、性质、可预测性、可控制性、数量及积累作用。

易感因素:认知评价、个性特征、应对方式、需要、经历与适应性、机能状态、遗传基础、性别年龄等。

资源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5.应对与心理防御机制:

1.应对: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有意识地作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分为情绪指向性和问题指向性。)

2.心理防御机制具体表现形式:1合理化,2潜仰,3投射,4转移,5反向形成,6补偿,7认同,8内投射,9否认,10升华,11退行,12幽默

3.应激反应包括哪些?各自又包括哪些内容?

4.对应激进行干预的方法(作业题):1.控制,减少或回避应激原2.提高应对水平3.改善个性特征4.调整认知评价方法5.寻求社会支持6.适当的运动7.心理治疗8.药物控制。

以下为心身疾病部分:

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是一类发生、发展和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是心身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心身疾病包括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医学:一门从心身相关角度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基本规律和防治方法的科学。

心身反应:正常的反应

心身紊乱:心理因素作用于躯体上的较持久较严重的偏离正常状态的情况,未见躯体器质性变化。

以上几组概念需区别开。心身疾病和心身医学概念要求掌握

心身疾病的范围和发病率: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亢、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支气管哮喘

发病机制里有个心理生理中介机制需知道:心理神经中介机制、心理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心理神经免疫学中介机制

诊断原则:1.有明确的躯体症状

2.躯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3.排除神经症等心因性疾病和其他精神疾病

治疗:①强调心、身同治原则;急性:治疗躯体症状为主;慢性:作好心理治疗计划②心理干预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生物学性状

预防:一级预防(防止心理社会因素长时期反复刺激而导致心理功能失调),二级预防(防止心理功能失调进一步发展成为心身疾病),三级预防(针对已经发生心身疾病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某些疾病中的心身关系:(可能大题,课本页开始)

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答题

1.心理社会因素和病因学

2.发病的心理生物学机制

3.病人心理特点

4.病人的临床心理障碍

5.心理防治

以下为心理评估部分:

1.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多种途径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过程。(简化一下就是:对个体心理品质做出全面的鉴定)

2.心理评估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晤谈法,作品分析法,心理测验法、个案法。

3.心理测验:在标准的情境下,取出个体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描述的一种方法。

4.心理诊断的临床尺度:经验尺度、社会适应尺度、医学尺度、统计学尺度

5.心理测验的分类:

(1)按目的分:1能力测试(a智力测试b特殊能力测试)2人格测试

(2)按检验材料的性质分:a文字测验b操作测验(非文字测试)

(3)按测验的方法分:问卷测验、作业测验、投射测验

(4)按测验的严谨程度分: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6.标准化心理测试的基本条件:信度,效度,常模与标准化

7.智力测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测验技术,它不仅能够对人的智力水平做出评估,而且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与疾病有关的其他的精神病理状况。采用标准化的量表对人的智力水平进行科学测量的过程。

智商分布一定记住:(70~79:边缘(临界状态),90~:中等(正常),~:优秀)

8.智力单位:比率智商、离差智商

9.常用的智力测验工具

1.比内-西蒙智力量表(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常用):成人(WAIS),儿童(WISC),学前(WPPSI)

常用的人格测试(要知道有哪些):

1.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测量个性和精神病临床上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艾森克人格问卷(EPQ)(E/N/P/L量表记住记住)

3.卡特尔16个性因素人格测验(16PF);

4.洛夏测验(最主要的投射实验,研究人格的10张墨迹图);

5.主题统觉测验(TAT)

10.(了解)健康评定量表:90项症状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A型行为评定量表

时间比较紧,做得比较简陋,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

bao

赞赏

长按







































长沙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贫困公益援助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4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