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针灸治疗 >> 正文 >> 正文

指南解读儿童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治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7-10-28

食物相关消化道疾病是指食物过敏引起的消化道黏膜损伤,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吐、反流、喂养困难、拒食、易激惹、腹痛、腹胀、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生长发育障碍等。

本文结合《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重点总结了儿童食物过敏相关的消化道疾病诊治。

1.不同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鉴别

儿童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大多是非IgE介导或混合介导,目前已较为肯定食物过敏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及其鉴别可见下表。

2.食物过敏检查方法

(1)食物激发试验

是食物过敏诊断的主要方法,通过回避可疑食物2~4周,症状缓解后,逐步添加可疑食物激发症状出现的方法,观察食物与临床症状间相关性。包括双盲安慰剂对照食物激发、单盲食物激发、开放性食物激发等,应用最多的是开放性食物激发试验。

(2)皮肤点刺实验

判断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测定每个过敏原反应强度,为进行免疫治疗和过敏原回避提供依据,具有方便、简单、快速及可重复优点。

(3)斑贴试验

标准过敏原制成的贴剂,贴于皮肤48小时,移除后观察皮肤改变。对非IgE介导的特别是小麦导致的食物过敏有一定价值。

(4)血清特异性IgE检测

可协助了解IgE介导的食物过敏的机体致敏情况,结果与年龄、过敏原、检测方法有关,阴性结果的临床意义大于阳性。

(5)乳糜泻特异性抗体检测

抗麦醇溶蛋白抗体、抗肌内膜抗体、抗组织转谷氨酰胺酶IgA检测。

(6)内镜检查

回避食物4周后症状不缓解、需要进一步诊断及鉴别、乳糜泻、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嗜酸性粒细胞食管炎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等疾病的诊断需要内镜及活检检查。

3.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治疗

(1)口腔过敏综合征

规避饮食、煮熟削皮水果及蔬菜、6月龄以上可口服西替利嗪。

(2)严重过敏反应

规避食物、肾上腺素肌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抗组胺药物。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可用氨基酸配方奶喂养。

(3)食物蛋白诱导的肠病及食物蛋白诱导的小肠结肠炎综合征

规避食物、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选用氨基酸配方奶粉喂养至9~12月龄。

(4)食物蛋白诱导的直肠结肠炎

规避食物、如果是牛奶蛋白过敏的婴幼儿,规避牛奶蛋白及奶制品,腹泻患儿给予无乳糖配方的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无腹泻患儿可给予有乳糖配方的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奶粉,至9~12月龄。若母乳喂养,母亲需规避牛奶蛋白及奶制品等。

但下列情况不建议哺乳喂养:母亲严格规避饮食,但患儿症状仍控制不佳、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及营养不良、母亲规避饮食后出现体重严重下降。

(5)嗜酸性粒细胞性食管炎

规避饮食、吞咽布地奈德或氟替卡松等激素类药物,必要时全身应用激素,若出现食管狭窄时需性食管扩张术。

(6)嗜酸性粒细胞胃肠炎

规避饮食、口服糖皮质激素、肥大细胞膜稳定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巯基嘌呤等免疫抑制剂、抑酸治疗。

(7)乳糜泻

规避麦胶蛋白饮食、补充维生素ABCDK及叶酸、必要时需要输注人血白蛋白或输血、危重患儿需要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糖皮质激素效果欠佳的患儿可选用环孢素治疗,但均易反复。

编辑:周萌萌

题图来源:Shutterstock

投稿及合作:zhoumm

dxy.cn

这4个皮疹病例,你的诊断对了几个?

血常规示三系减少,肝脾肿大就是血液系统疾病?

最新:CFDA发布「茵栀黄口服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在玲,龚四堂.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诊断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

[2]SichererSH,SampsonHA,Foodallergy:Epidemiology,pathogenesis,diagnosis,andtreatment[J].JAllergyClinImmunol.

[3]江载芳,申昆玲.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8版.

[4]CaubetJC,SzajewskaH,ShamirR,eta1.Non-IgE-mediatedgastrointestinalfoodallergiesinchildren[J].

赞赏

长按







































丹芪偏瘫胶囊 零售 价格 元
丹芪偏瘫胶囊 零售 价格 元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