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一次肠镜可保17年平安,这22类人尽快去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20-10-23

结肠镜检查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重要的方法,一次肠镜的获益,往往出乎您的意料。

来源丨胃肠病

95%的肠癌是由结肠息肉演变而来,肠道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20年时间。如果能在早期发现,用肠镜实施切除之后,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结肠镜检查还有一个巨大的优点是,一旦发现肠道有息肉,或者小肿瘤,要么可以立即切除,要么可以顺便取活检。大量的研究表明,结肠镜的筛查敏感性高达90%以上。

柳叶刀:一次肠镜检查可使17年内肠癌风险降低30%!

著名临床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最新研究,一次肠癌筛选检查可以使发生肠癌的风险降低超过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无数的生命。

这项研究历时近20年,是由英国的多家研究机构资助的。研究发现,检查大肠的下半部分可以预防35%的发生在这个部位的肠癌,挽救41%的患者的生命。

该研究跟踪随访了17万多人,平均随访时间超过17年,其中4万多人接受了肠镜检查。这是历时最长的关于肠镜检查是否可以有效预防肠癌的研究。

使用肠镜筛查可以发现肠壁上的小息肉,如果不进行治疗,息肉可能变为癌变,而在肠镜检查期间发现并切除息肉可以避免它发展为癌症。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肠道筛查专家,文章的第一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的WendyAtkin教授说:“我们知道肠道检查对老年人有非常大的好处。虽然没有任何筛查是完美的,这项研究表明肠镜检查可以至少在17年里有效地减少癌症死亡。肠癌是可以预防的,而用肠镜筛查肠癌是减少肠癌的一个很好的方法,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应该错过这么好的机会检查一下自己的肠道。

内科学年鉴:一次肠镜可使患癌风险最高降低72%

医生们认为,及早发现,肠癌是最易治愈的癌症。最近发表于《内科学年鉴》的一项大型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结肠镜检查能拯救生命。

该研究观察了大约位患者,他们所在的医疗体系普遍使用结肠镜检查,是50岁及以上的患者的主要筛查方法,因为这个年龄群体的结肠直肠癌患病率处于平均水平。

在这群研究对象中,年~年期间近名患者没有患癌症。大约名患者被诊断出结肠直肠癌,在年死于癌症。

研究分析发现,那些死于癌症的患者很大部分都没有进行结肠镜检查。对比过去20年的筛查历史发现,结肠镜检查与死亡率降低61%有关,其中右侧结肠癌风险降低了46%,左侧癌症降低了72%。

这22种情况必须行结肠镜检查

(1)有便血、黑便等症状者,或长期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大便有粘液、脓血者;

(3)大便次数多、不成形,或腹泻者;

(4)近期出现的排便困难或者大便不规律者;

(5)大便变细变形者;

(6)长期腹痛、腹胀者;

(7)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消瘦者;

(8)不明原因的贫血者;

(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需明确诊断者;

(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长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12)慢性结肠炎,长期服药,久治不愈者;

(13)怀疑结肠肿瘤,但钡灌肠X线检查阴性者;

(14)腹部CT或其它检查发现肠壁增厚,需要排除结直肠癌者。

(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时可镜下止血。

(16)曾患过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患者。

(17)结直肠癌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结直肠癌术后的患者一般每6个月至1年需要复查一次结肠镜。如果术前因为结肠梗阻,结肠镜未能检查全部的结肠,则手术后3个月时应当行结肠镜检查,以明确其它部位有无结肠息肉或结肠癌。

(18)已发现患有结肠息肉,需在结肠镜下切除者;

(19)结直肠息肉术后需定期复查肠镜。

绒毛状腺瘤、锯齿状腺瘤和高级别上皮瘤变的息肉容易复发和癌变,建议每3-6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其它的息肉建议一般每12个月复查一次结肠镜就可以了。如果复查结肠镜检查为阴性,则3年后再复查。

(20)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者要进行结肠镜普查: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没有任何症状或不适,也应当体检做结肠镜检查。

大量的研究证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结直肠癌,他的直系亲属(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结直肠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有结直肠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进行结肠镜普查。

(22)40岁以上的人,尤其是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和长期酗酒者,最好常规体检做一次结肠镜检查,以便尽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早期结直肠癌。

特别提示:便血不要当成痔疮!

1.便血≠痔疮!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而便血又是痔疮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以很多人认为便血都是痔疮引起的。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因为很多其它的疾病也可引起便血,如结肠癌、直肠癌、肛裂、直肠血管瘤等。

2.便血是结直肠癌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同时便血也是痔疮、肛裂、肠炎等数十种肛肠疾病的常见症状,因而单纯的根据便血无法明确真正的病因。反复出现便血、黑便时,医院行结肠镜检查,以免延误诊断。

3.痔疮不会引起直肠癌,但是痔疮可以同时伴发直肠癌。

痔疮是一种良性疾病,是不会演变成直肠癌的,但是得了痔疮的患者同时也可以得直肠癌。应当高度引起重视。

4.痔疮患者便血久治不愈应高度怀疑直肠癌。

痔疮和直肠癌的主要症状都是便血,有一些患者因为有痔疮病史,所以,只要一有便血就认为是痔疮出血。直肠癌引起的便血使用痔疮栓治疗后便血也会有所好转,但是一段时间后又会出现便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

此时,医院就诊,行直肠指诊和结肠镜检查,以便排除结直肠癌的可能性。来源:

大肠癌与息肉,仅仅是一次肠镜的距离!检查早了,它还是一枚息肉,最多是早癌;晚了,就是进展期癌,无论是预后、治疗费用、还是生存质量都是天壤之别。

何谓大肠癌?

大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重点癌症之一。

我国大肠癌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约有5%患者的年龄在30岁以下。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从过去以粗茶淡饭为主,逐渐发展为以肉食精粮为主,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已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资料显示我国癌症的危害日趋严重,大肠癌已成为危害国人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年最新的癌症报告显示:结直肠癌仅排在肺癌、胃癌之后,成功晋级为肿瘤死亡率前三名!

大肠癌生存寿命与预后发现早晚密切相关。

有数据表明,早期大肠癌(DukesA期)术后五年存活率可高达90%~98%,而晚期癌则仅为10%,(编者注: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进展期肠癌的五年存活率也达到30%左右)。

早期和晚期大肠癌的五年存活率差别如此大,可见大肠癌的早期发现是何等重要。

症状隐匿,极易被误诊和漏诊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一般只表现为便血、腹泻或便秘,而这些症状很容易误诊为痔疮、肛裂、慢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便秘、阑尾炎等疾病,而不能引起患者甚至医生的足够的重视。

大肠癌的误诊率达41.5%,其中青年人结肠癌的误诊率高达72.8%~80%;而超过80%的低位结肠癌和直肠癌被误诊为痔疮!究其原因,就是缺了一个肠镜检查或肛门指检。

据有关资料显示,大肠癌在出现症状后一个月内确诊者仅为8.8%~10%,3个月内确诊者占25%,6个月内确诊者占64.3%。

有的甚至以结肠炎治疗多达半年之久,有的以痔疮、肛裂等治疗,病情越来越重,最后进行结肠镜检查才发现不是痔疮而是大肠癌,但此时往往已错失了良好的治疗时机,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大肠癌未能及时确诊及延误诊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原因。

大肠癌与其他肿瘤比较,发展相对缓慢,转移较迟,如能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尽早做有关检查(首选肠镜),就能将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为什么肠镜能有效避免大肠癌?

第一,大肠癌与其他癌症不同,它首先症状隐匿,早期大多没有任何症状;

第二,它大多是肠腺瘤演化而来;而息肉在癌变前我们通过肠镜就能发现它,处理它,消灭之于萌芽状态;

第三,它生长及其缓慢,从息肉到肠癌,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所以,我们完全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只要赶在它癌变前做一次肠镜,就能发现并切除它。

人的健康与死亡有时其实离得很近,大肠癌早期检查,患者就会后退一步,走向健康;晚一步检查,患者就会向前一步,走向死亡。

关键就在一个“早”字!

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患者,对医生根据病情劝告病人进行结肠镜检查总是担心疼痛而不及时接受肠镜检查。

有的则可能工作繁忙等原因而一拖再拖,错过了宝贵的早查早治时间。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之一,现有的技术方法应用得当,可使癌症死亡率降低约1/3。

目前我国就诊患者中,早期病例不足10%,治疗中花费大而收效小,资源浪费严重。

早期发现与即时治疗与晚期发现再作治疗,医疗收费用相差10倍以上,如一个早期息肉癌变病者,大多无须开腹治疗只行结肠镜下治疗即,医疗费用只需元左右,而中晚期大肠癌,开腹手术治疗加化疗起码数万元。

不仅医药费用昂贵,而且病人痛苦大、并发症、后遗症多,预后较差。

肠镜检查有什么优点?

电子结肠镜检查,是通过一条柔软的管状仪器,从肛门途经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最后进入大肠最深部部位盲甚至回肠未段的一种大肠疾病专门检查仪器。

由于电子结肠镜具有清晰、直观,同时如检查中发现病变可采取组织标本送理检查确诊、并可拍片、镜下切除早期癌变组织并可免除开腹手术之苦等众多优点。

结肠镜检查的敏感性是最高,是大肠疾病特别是大肠癌一种理想的检查方法。被人们视为诊断大肠疾病的黄金标准。

简单一句话:检查早了,它还是一枚息肉,最多是早癌;晚了,就是进展期癌,无论是预后、治疗费用、还是生存质量都是天壤之别。

结肠镜的检出率有多高?

研究显示,普通人群息肉检出率高达15~20%,60~75岁人群高达75~80%;

另有资料显示,通过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例分析,其中发现大肠癌例,大肠癌检出率为2.28%;发病年龄从20岁至88岁不等;

其中20~40岁28例,占本组大肠癌的7.62%。检出癌前疾病大肠腺瘤息肉等例,占受检人数的9.21%。

也就是说,许多人肠子里有息肉这个定时炸弹,而发现它的利器,就是肠镜!

哪些病人必须要做结肠镜检查?

1.50岁以上人群:

一般人50岁开始可考虑进行筛查,比如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10年后复查。有的专家更倾向于40岁开始筛查。

2.既往有息肉的人群:

如息肉小于1厘米,数目小于2个,并且是较为低危的息肉如管状腺瘤,则可以在内镜切除息肉后5-10年复查。如息肉数量超过3个或者有高危息肉,则建议每3年复查肠镜。

3.既往有炎症性肠病的人群:

在出现症状后8-10年需要开始肠镜筛查。

4.直系亲属相关人群:

有一个直系亲属在60岁前发现肠癌,或者2个直系亲属均有肠癌的,应在40岁或者其最年轻的直系亲属发现肠癌时年龄减去10岁时开始进行肠镜筛查:

(比如,小王的爸爸是40岁确诊的,爷爷是50岁确诊,那么,小王就要在30岁开始筛查)

5.有原因不明的便血,血性粘液便、大便潜血试验阳性、腹痛、腹泻,消瘦,腹部包块,肛门急坠不适、贫血患者;

6.饮食以肉类及精细饮为主者;缺乏运动者;

7.有大肠癌病史、癌胚抗原(CEA)试验阳性者;

8.有子宫及前列腺盆腔放疗史、胆囊或阑尾切除史者。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及上述大肠癌高危人群者,医院有关专科进行结肠镜检查,以排除早期大肠癌或大肠癌前变的可能。

医学界消化频道

阅读开智慧,分享积功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yy/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