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多数人认为遗传因素在胃癌中的作用比较肯定,因为胃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一般认为胃癌病人亲属中胃癌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高4倍。有很多佐证表明溃疡性结肠炎与遗传因素有关如发病率的种族差异,病人的直系血缘亲属和双胞胎中的单合子者容易患病。据统计大约有10%的大肠癌病人有遗传因素。我国曾报道了一个家族祖孙3代中有7人患大肠癌,发病年龄较一般患者年轻,部位都发生在曲端结肠,并有“多发癌”存在,将这个现象称为“癌症家族综合征”。慢性胃炎也有明显的遗传倾向,例如父母患有慢性胃炎,其亲生子女也容易患病,危险性为正常人的20倍。慢性胃炎的发病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一家人常有几个人同时患有慢性胃炎。胃体胃炎即A型胃炎的遗传性更强些。一些溃疡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溃疡病病人的父母和子女中溃疡病的发病率相当于一般人群的3~5倍。现已普遍认为0型血的人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率比其他血型者高35%左右。
环境因素同样影响着你的胃肠
环境因素对胃肠病影响也很大。大肠癌有明显的地理分布差异,如大肠癌的高发病国家,如美、英、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而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则发病率低。如果发病率低的国家居民移居到发病率高的国家后,在第一代大肠癌的发病率就有上升趋势,到第二代就基本与当地人相一致,而“入乡随俗”了。这说明了大肠癌的发病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胃癌在不同地区的发病率存在着明显差异一般认为与环境因素关系最大。如日本是胃癌高发国家,美国则是胃癌发病率很低。在美国的第二、三代日本移民,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胃癌的发病率也逐渐下降。在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各省区之间的差别也相当悬殊,病死率高的青海(40.62/10万)与病死率低的广西(5.16/10万)之间,相差7.9倍。土壤中锌与铜含量的比例、硒与镍含量的升高、钙与硫酸根比值的降低均与胃癌发生有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yy/5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