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治疗医院 >> 正文 >> 正文

临床札记大白话解读上火,看到就是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7-12-19

谁没上过火?哪个没有口腔溃疡的经历?君不见前脚工作加班吃饭快,后脚寻求刺激找美食口味重,再忙再累还不忘夜生活,案头案下处处都压力山大——这些都摧残着我们的口腔,这些都是导致上火的原因。

口腔溃疡往往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或者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也正好是口腔溃疡的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急性口腔溃疡,嘴巴里突然长出好几个水泡,有强烈的灼痛感,中医认为是实火,一般一周左右就凋谢了;第二种是复发性口腔溃疡,起承转合悄无声息,缠绵反复,嘴里过段时间就长泡,反复发作,此起彼伏,迁延不愈,中医认为是虚火,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这天我从门诊回到医生办公室,张大夫刚好从食堂打饭归来。

张大夫来自四川,是外调来我院的军医,性格直爽,胃口大,吃饭快。他今天吃辣子鸡和担担面。

“哟,都是川菜啊,这么辣。”

“唔……对啊……你快去……打饭吧。”他话音未落,呼噜呼噜,半饭盒面条已经入胃。

我说:“老张,吃这么快,怪不得你会胖。”

“唉,说的也是。”他一边抹嘴,一边大嚼辣子鸡块和面条。“哎哟”,他大叫一声。原来是不小心咬到牙肉了。

“呀,忘了说,我上次咬了自己一下,口疮了好久,怕是你也要得口腔溃疡了……”我说。

“闭上你的乌鸦嘴,快去打饭,我都要洗碗去了。”老张拿起担担面的面汤,一股脑倒进嘴里,边说边撸起袖子,走了。

再次撞到张大夫,是第三天下午。他进门,我正好要出去,撞上了。

他说话不利落了,吸溜吸溜地不停咧嘴。我朝他笑笑:“我说的没错吧。”他给了我一拳。

“是你上火了,怨我干啥。我最近在看一本中医科普书,《人体的火》……”我说。

张大夫忽然来了兴趣,一把拉住我问:“老听大家说上火,作为医学科学研究者,究竟怎么是上火?我们西医没这个名字,中医也认为是一种状态。”

既然他这么有兴趣,那我说道说道。

“上火”大致对应西医的感染以及感染前的症状、代表状态。

首先身体里是没有水和火。中医所说身体里的水和火,不代表一种物质,而是身体内两种对立统一力量的“形象代言人”。也就是中医的阴阳平衡,说形象一点,就是丈夫和妻子的关系。

不是冤家不聚头,因为有缘分,才注定在一起。夫妻吵架时常有,而实际上,最终都能彼此了解和体谅对方。双方携手,相依相伴,白头偕老。表面上,男女是对立的,而实际上,谁也离不开谁,彼此都想着对方,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丈夫是火,妻子是水。人体内的水火也是一对欢喜冤家。水火的相互制约是为了平衡,只有平衡的状态才能持久。

“看看你的不良生活习惯和这两天的状态,”我进一步分析:

1.吃饭快。吃得快,很多食物没有经过仔细咀嚼,第一步在口腔的消化就没有完成,同时由于唾液没有和食物完全混合,其灭菌功能也会大打折扣,会让食物中的细菌顺利进入身体,增加感染的机会。从中医来说,吃饭快,反应出身体的焦虑,气机上行,则容易上火。

2.口味重。吃得太烫太咸,烟酒刺激等。太烫是对口腔的物理刺激,口腔黏膜在被烫伤的情况下,保护功能就会下降,容易被感染。太咸的食物进入身体以后,会让身体水分缺失。而且吃了大量盐和辣椒后,全身的水分子都向高渗的地方跑步前进,细胞中的水分子大量减少,我们就会感到口渴。水分的减少,也不利于代谢物的清除,容易引起炎症因子的活跃,所以口味重的人发生口腔溃疡的几率就会高一些。张大夫又是辣子鸡丁和担担面,可谓无辣不欢,且每顿饭都如此。这种膏粱厚味,加重胃肠负担,容易形成内火,也是上火的原因。

3.压力大。人体在紧张、压力的时候,激素代谢旺盛,尤其是肾上腺素。激素是相对平衡的,不可能一直都分泌多,到一定的时候,如我们组织一个会议,紧张忙碌很长一段时间。到会议结束的那天,人一下子放松了。这也就是激素撤退的时候。此时,免疫的长城就会出现空洞,容易被感染。这种状态,中医认为是肝气郁滞,时间久了,就会气郁化火,也是上火形成的原因,大约也是对应于西医的感染。

听到这里,张大夫若有所思。我继续生活:“这里说的内因是直接核心原因,而外因是导致这个核心原因的间接原因。也就是说,吃饭快,口味重,压力大都会导致上火,而上火出现了口腔溃疡。”

中医的很多概念比较模糊,但模糊不是含糊,那都是来源于生活切切实实的真理,梳理出来,就可以解释基本的概念。

“你也别太着急。多喝水,多排尿,这是中西医共同的智慧,加强代谢,尽快带走病理产物,身体的水多了,火下来,炎症就消了。”我说。

张大夫看看我,愁眉苦脸说:“我不喜欢喝白水,能不能给我开个可以泡水的中药方子,我少抓点当茶喝。”

看他认真的样子,我也坐下来仔细看了舌脉,果然是舌头红红的,舌尖还有很多小红点。这些都提示身体里面有热。尤其是舌尖的小红点,我们称之为“芒刺”,是有心火的表现,也就是想的事情多,有压力,脉象非常的弦,提示肝经有火。

此时中药主要是清热、解毒、泻火。可用金银花20克、菊花15克、麦冬15克、莲子心10克、淡竹叶10克、陈皮10克。加冰糖适量,以水代茶频频饮。

这里,金银花是这个小方子的君药,也就是皇上、领导、主任,起主要的清热解毒作用,有良好的灭火作用。

菊花是臣药,也就是丞相,辅助金银花来清热解毒,并且发挥自己的智慧,可以清肝经热、疏肝解郁。

麦冬、莲子心和淡竹叶是佐药,也就是大臣的门客。麦冬用来滋阴,补充身体水分,从根源上加强身体水的力量;莲子心可以清心火,淡竹叶利尿,心与小肠相表里;淡竹叶通过利尿和清心火。三人共同用自己的特长,来帮助丞相完成辅佐大业。

陈皮和冰糖是使药,可以调和诸药,一个是口感好,能健脾理气,可以清热解毒但不伤害胃气。通过君臣佐使的共同配合,来完成清热解毒泻火的主要任务。

这一串分析,让张大夫眼前打开了新的天地。他发现,中西医共同探讨,可以带来一系列对患者有力的分析和治疗方案。

此外,我还给他推荐了一些小方法。如,首先喝一些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粥等。粥一定要放温以后再喝,烫了会刺激到嘴里的溃疡面。煮粥时可以加一些清火的食物,如薏米、绿豆等。

其次,可以把维生素C研成粉末,涂在溃疡表面;或把维生素B2研为细粉状,用适量香油调匀,做成稀糊状,涂于溃疡表面,每日4—6次;还可以用针刺破维生素E胶丸,将药液挤出涂于口腔溃疡处,保留1分钟,每日用药4次。

“那你不建议使用抗生素之类的吧。”张大夫说。

“当然不会。一些疾病的感染,或我们中医认为的上火,是机体在自我调节,尽量自然恢复,除非引发了更严重的感染,但这种情况少之又少,所以,还是暂时别用抗生素为宜。”我说。

像张大夫这样,偶然出现口腔溃疡的,不必担心,根据以上几种情况找准原因,对症解决即可。但如果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就不一定是上火,尤其是实火的事儿了,而往往是虚火上炎引起的。

此外,消化系统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或迁延性肝炎、结肠炎等,以及偏食、消化不良、发热、睡眠不足、过度疲劳、工作压力大、月经周期的改变等一种原因或多种原因,交替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或过强,都会引起复发性口腔溃疡。鉴于病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复发性口腔溃疡医院就诊,找到准确的原因,然后对症治疗。

老杨就是这样一位病人。他是经邻居介绍来的,一进门就把我恭维一番。“你的药真是神!老张三年的口疮好了,以前每月发三次,现在这一年来就发了一次。”老杨讲得一板一眼,他媳妇儿还大声帮他补充。

我有点记不清老张是谁,只好客气地点点头。没等我开口询问病情,老杨媳妇儿的话匣子就打开了:“他们下棋时,张老头儿介绍了你,说你态度好,看病准。于是我就专门让他找到之前的处方。这家伙把你的方子当宝贝一样的藏着,说是你的祖传秘方!”

此处插播心声一段

“祖传秘方”这四个字,真让人刺耳。这是当前不少跟风吃药的“理论依据”,也是破环健康宣传的始作俑者。把许多个体有效的处方神秘化,然后推而广之。但客观的讲,中医没有秘方,医学就没有%疗效的药物。

很多在临床上有效定的干预措施,西药及中医方剂,都是公开出现在课本和宣传资料中。如何使用这些药物方剂,才是最重要的核心价值。这要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临床表现,综合分析,准确把握患者状态,为患者确立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回归正题。

看着老杨坐在我面前,直咧嘴,大部分都在看着媳妇,说话都十分小心,因为好像一直含着口水,一边说话,一边用食指掀开嘴唇让我看:“大夫,你瞧,这边是快成熟的,那边是新起的,这就好像是我种的庄稼,头茬和二茬。”

我打开医用手电筒,嘴里面的口腔溃疡一览无余,颊黏膜、舌面以及上颚都布满了老杨的庄稼,“收成不错,我看到了。”

“大夫你说我可怎么办?这病都折磨我五年了。”老杨一脸无辜。他今年45岁,瘦,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基本规律是一月3次,每次持续5天到一周,时而一月两次。

“大便咋样?”我从大便开始问诊。大便很能反映一些问题,尤其对于消化科来说,大便频率、性质以及伴随物,可以判断身体的状态,诊断或辅助诊断疾病。

接下来的问诊,我知道:老杨大便偏稀,有时候一天好几次,还总有排不尽感。有时候有味儿,有时候没有啥味儿。他没有抽烟烟、喝酒的习惯。没有食物过敏,没有慢性疾病。父母没有复发性口腔溃疡。

这些信息在医生脑子里迅速分门别类。大便稀一般不是实火,而且味道不重,不抽烟、不喝酒更是降低了体内有实火的可能性。老杨可能是消化不良的虚火,臭味重一般是有热,排不尽说明有气滞。而父母一方或双方如果有复发性口腔溃溃疡,子女就比别人更容易患这种病。

除了感染和其他因素,我们发现,有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免疫不够引起的,叫做免疫缺陷。但有的是免疫反应过强,类似于过敏。如果反复发作,应该做一个抽血的“食物不耐受”检测,或许这辈子就命犯“桃花”。但只要去除了过敏原,口疮发作会明显减少。

我再次看了口腔,又把了脉。综合望闻问切情况,我说:“你的症状显示,怕冷和大便稀并且臭味不重,可以判断,身体有寒,而口疮在上所以感觉是上热下寒,这是典型的寒热错杂。脾阳虚不能运化,脾胃吸收不好。”

从现代医学解释一下老杨的中医状态。脾阳在现代医学大致对应胃肠动力。脾阳虚对应的就是现代医学的消化不良,新陈代谢不够充分,营养物质吸收不好。食物中的精华不能被吸收,就会在身体内变成代谢产物,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产生病理的火(感染前状态)。也就是可能会形成体内的菌群失调和感染,由于免疫下降,体内反应不足,所以也不会有明显的免疫应答,即身体免疫力无法和致病菌的斗争,也不会发热。但身体内的病理产物总会找一个薄弱的地方形成病灶,老杨的病灶就在口腔。

对于老杨来说,脾阳的状态不改变,身体推动的力量不足,病理产物就容易堆积,病理的火就不会消失,反复发作,病理产物就会不断地寻找薄弱环节,形成身体的火。

这种状态,在中医专业的术语认为就是“脾虚不能敛火”,治疗的原则就是“厚土敛火”。五行中脾与土相对应,就像是你的土地在供养着庄稼一样,由于脾虚的原因,庄稼长得不好,而把脾的力量加强,土地肥沃了,庄稼自然而然吸收就会好,免疫力也自然而然会增强,也就不会反复发作口腔溃疡了。

针对这一情况,我选用了经典中医方剂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平调,同时加用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促进运化和胃肠吸收。

半夏泻心汤是中医方剂中寒热平调的代表方剂,由于复发性口腔溃疡表面像是上火的表现,而实质是脾火不足。所以,疾病是矛盾的,我们也要兼顾,用半夏辛开苦降,促进气机升降,增强胃肠动力,干姜温脾寒,黄连黄芩清胃热,太子参益气健脾,并抓住主要矛盾,加用著名脾胃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强消化系统的力量,让消化系统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免疫系统调节脏腑功能。

经过一个星期的治疗,老杨在病情明显好转。在随后的一个月中,口腔溃疡没有再复发。

看了上面两个故事,大家应该对中医的“火”,及口腔溃疡多了些了解。更多人可能关心的是:口腔溃疡是常见多发病,有没有一些小偏方?

在这里就介绍几个小偏方供大家参考使用:

西瓜霜

用西瓜霜几片碾成粉状,敷于溃疡处,一天数次,效果不错。西瓜霜具有清热泻火、消肿止痛的优良功效,被历代医家视之为咽喉、口腔良药。

蜂蜜含漱

可用10%的蜜汁含漱。然后将口腔洗漱干净,再用消毒棉签将蜂蜜涂于溃疡面上,涂擦后暂不要饮食。15分钟左右,可用蜂蜜连口水一起咽下,再继续涂擦,一天可重复涂擦数遍。蜂蜜内服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外敷可以敛疮止痛,促进细胞再生。

六神丸

取六神丸1支(30粒)碾碎成粉,加2毫升凉开水浸透成稀糊液备用。用前先清洁口腔,然后用棉签蘸上六神丸液涂于溃疡面,以餐前1—15分钟用药为佳,每天3次,睡前加用1次。六神丸由天花粉、人工牛黄、青黛、蟾酥、冰片、大黄、珍珠粉等组成,可以凉血止痛。

西瓜霜

用云南白药外敷口腔溃疡创面,一日2次,一般2—3天痊愈。云南白药是著名的化瘀止血、活血止痛、解毒消肿的成药。

西瓜

将瓜汁含于口中,约2—3分钟后咽下,再含新的瓜汁,反复数次。西瓜是中医天然的白虎汤,具有清热解暑的良效。西瓜最具解暑清热功效的是西瓜翠衣,就是红壤和绿皮之间的部分,所以,用此疗法时,要多吃一些翠衣。

冰片

中药店购买,直接蘸点在患处,每天2次,3天基本就好了。但冰片辛凉走窜,不宜常用。

以上都是口腔溃疡止痛消炎的治标之法,但没有完全针对病因。

大家应该注意到,口腔溃疡不仅是口腔黏膜的表面病变,更多反应了人的机体症状。作为人体的正常泻热表现。口腔溃疡的发生,提示我们胃肠功能紊乱、某些营养缺乏、机体免疫力降低、口腔卫生不良或当前压力大、紧张等。避免这些不良因素,不仅有利于预防口疮的发生,还有利于身体的协调平衡。

所以,我们要需要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多喝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才是最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手段。

本文作者:中医院消化科(脾胃病科)李博主治医师

赞赏

长按







































什么偏方能治白癜风
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lyy/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