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超过64%的患者完全不了解结直肠癌的高危因素;
85%:85%的患者不知道怎么筛查结直肠癌;
97%:97%的结直肠癌患者患病前未做过肠镜;
85.8%:85.8%的被调查患者首次就诊原因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进展期症状;
7.3%:7.3%的患者是在诊治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
6.9%:仅6.9%是主动体检时发现;
83%:首次确诊时,83%的结直肠癌患者都处于中晚期,且44%的患者已经出现了肝、肺等部位的转移。
透过这些令人震惊不已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并非结直肠癌太过猖獗,而是我们没有足够重视。实际上,原因非常简单,缺少一次肠镜检查!世所公认,结直肠癌是最容易预防的癌症,在早期发现也是很容易治疗的癌症,早期肠癌的治愈率>90%;极早期的黏膜内癌,几乎可%治愈。而晚期的5年存活率在20%以下。肠癌早期没症状肠息肉几乎没有症状,只有个别大的大的才可能有腹痛便血的情况;早期肠癌也是如此;以至于很多人认为我没症状做什么肠镜?结果就耽误了。就像这个调查报告所说的那样,85.8%的患者是发现便血、严重腹泻或腹痛等症状才去检查的,结果一查就是进展期或者晚期;只有约不到7%的肠癌患者,是无症状时候去体检发现的。我还看过另一组数据,我国的大肠癌只有15%是早期癌,而这些人大多是无症状体检才发现的。因此,无症状体检才是真正的体检,有症状去检查,那就是诊断性检查了。发现癌前疾病和早期肠癌,肠镜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检查手段由于肠道是一个空腔器官,目前其他的检查手段,比如CT、彩超、核磁等,都缺乏敏感性,难以发现早期肠癌,对于肠癌的前身——肠息肉,更是无能为力,等到CT能发现的时候,往往是中晚期了。消化道钡餐虽然也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然而,对于黏膜面的观察,钡餐造影远不如胃肠镜清晰,也同样无法对病变进行活检或治疗,所以钡餐造影也是无法取代肠镜的。肠镜检查是最直观的检查,它是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管子,进到我们的肠道后,就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可以全方位地仔细观察地板、墙壁、天花板等处的瑕疵,一旦发现可疑病灶,可以取点活检拿到显微镜下看看性质;还能对息肉、早癌等进行切除。什么时候开始做肠镜?对于毫无症状的普通人群,我国指南建议是50岁开始做肠镜检查;美国建议是45岁;前几天又有专家建议修改我国指南,也建议45岁开始检查。实际上,在这方面,战斗在肠镜检查一线的基层内镜医生最有发言权。绝大多数的内镜医生都建议不能大于40岁!因为近几年肠癌年轻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二三十岁患上肠癌的也不在少数。因此,安全起见,还是建议40岁前无症状做第一次肠镜,此后根据首次检查情况决定复查的频率。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则需要提前5-10年做第一次胃肠镜;出现症状者,则不分年龄,立即肠镜及相关检查。什么是高危人群呢?①大肠癌高发区年龄超过35岁者;②有肠道症状的人群。如反复黑便、排便习惯改变,或大便潜血阳性而上消化道检查未能发现病变者,还有排便异常如慢性腹泻或长期进行性便秘的人群;③一级亲属中有大肠癌或腺瘤病史的成员;④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药物治疗后者;⑤大肠癌或息肉手术后或内镜治疗后者;⑥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粘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酷爱高蛋白高脂肪食品、长期久坐缺乏运动者等。免责声明文字来源:文字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健康知识分享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图片来源: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以做处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zjzl/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