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4日,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在昆明依据科技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按照科技成果评价的标准及程序,本着科学、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组织专家对昆明医院完成的“结肠炎受损肠屏障修复的联合用药实验研究及应用”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评价。
据悉,此次评价会的专家由云南大学教授邹成钢,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明,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袁嘉丽,医院副主任医师杨景晖,昆明医院教授赵琳,医院主任医师周锦妍,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美芬组成。
经过专家评审,认为该项目开展了结肠炎受损肠屏障修复的联合用药实验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以下成果:在通过临床表现、电子/光学显微镜的组织病理确定结肠炎大鼠模型建立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应用核医学同位素技术即通过尾静脉注射99TcmN核诺氟沙星氨荒酸盐配合物,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显像安全、简便,能极早和快速确定造模的成功;研究发现结肠炎模型大鼠肠屏障受损,且出现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平衡失调以及兴奋性胃肠肽物质与抑制性胃肠肽物质平衡失调;给予美沙拉秦、蒙脱石散、酪酸梭菌、美沙拉秦+蒙脱石散干预后,发现结肠炎大鼠肠屏障修复的新机制,以美沙拉秦+蒙脱石散联合用药效果较好,联合用药组结肠炎大鼠促炎因子降低,抗炎因子增高,结肠炎大鼠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平衡有改善,结肠炎大鼠5-HT和SP含量有不同程度下降,VIP含量有不同程度回升,结肠炎大鼠兴奋性与抑制性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得到恢复;给予上述药物后,联合用药组肠claudin2蛋白表达降低,occluding、Zo1蛋白表达增加,肠紧密连接蛋白有所修复,结肠炎大鼠肠细胞凋亡率降低,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增高,表明受损的肠屏障得到了修复。以上研究结果为结肠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项目在国内发表科研论文17篇,其中北大核心7篇,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项目在结肠炎受损肠屏障修复的联合用药实验研究及应用方面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经专家组全面审核,与会专家一致同意,“结肠炎受损肠屏障修复的联合用药实验研究及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End.
往期精彩
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成都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哈尔滨医院等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大连理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全国科技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rhzl/5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