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听起来严重,如此艾灸也好了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8-4-15

溃疡性结肠炎病程长,反复发作,为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主要侵犯结肠,特别是直肠牯膜和粘膜下层,多数认为与感染因素及免疫因素有关。

  在中医里属于“肠澼”“滞下”“脏毒”等病范畴。肠粘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及溃疡为其共性,其标在肠。其本在脾,脾病及肾则势必造成脾肾两虚,致使迁延不愈,故健脾补肾是原则。临床上虚证多,实证少。

案例:刘××,男,56岁,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15年。现左下腹隐痛,腹泻,每日3~5次,大便不成形或有粘液,伴神疲肢冷,面色无华,舌质红,苔白,脉沉细。

  肠镜检:结肠粘膜充血,水肿,直肠粘膜粗糙,9~10厘米-处有一小面积浅表性溃疡,表面覆盖有白色脓性分泌物,压之有黄色脓液溢出。

  病理报告:慢性结肠粘膜炎。

  证属:脾肾阳虚。

  治法:健脾补肾,温肠止泻。灸天枢,配足三里、关元、命门穴,共治疗4个疗程,自觉症状消失,大便每日1一2次。

  肠镜复查:溃疡消失,肠粘膜恢复正常。

溃疡性结肠炎灸法

1、临床资料

  观察治疗本病55例,在治疗前均做过乙状结肠镜检,并有病理报告,确诊为本病。治疗55例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32年。

2、辩证取穴

  主穴:天枢

  脾肾阳虚型:泻泄日久不愈,泄下稀薄或五更泻,肠鸣少腹隐痛,神疲,四肢不温,脉沉细,舌质淡红,苔白。配足三里、命门、关元穴。

  脾虚气陷型:大便时泄时止,久治不愈,水谷不化,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便时脱肛,劳累即发。舌质淡红,苔白,脉弱,配足三里、百会、长强穴。

  湿热郁结型:腹痛,里急后重,泄下赤白相兼,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质红,苫黄腻,脉滑数。配足三里、曲池、合谷穴。

  气滞血瘀型:腹痛,固定不移,泻下有暗红色淤块,有粘液,气短乏力,形疲消瘦,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苔白,脉细涩。配肾俞、脾俞、大肠俞穴。

3、操作

  患者仰卧或俯卧,暴露皮肤,用大艾贴,穴位先上后下,先后背再前胸,灸六天停一天,二十天为一个疗程,中途休息3天,续第2个疗程,一般3~5个疗程。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什么原因引起的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rhzl/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