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结肠炎症状 >> 结肠炎如何治疗 >> 正文 >> 正文

每天一味药陈皮理气药1彭鑫博士

来源:结肠炎症状 时间:2017-11-4

第十五章 理气药

  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其味辛能行,味苦能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即行气、降气、解郁、散结的作用。并可通过畅达气机、消除气滞而达到止痛之效,即《素问》“逸者行之”、“结者散之”、“木郁达之”之意。

  因本类药物主归脾、胃、肝、肺经,以其性能不同,而分别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

  理气药主要用治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使用本类药物,须针对病证选择相应功效的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如脾胃气滞,要选用调理脾胃气机的药物,因于饮食积滞者,配伍消导药;因于脾胃气虚者,配伍补中益气药;因于湿热阻滞者,配伍清热除湿药;因于寒湿困脾者,配伍苦温燥湿药。

  肝气郁滞,应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因于肝血不足者,配伍养血柔肝药;由于肝经受寒者,配伍暖肝散寒药;用于瘀血阻滞者,配伍活血祛瘀药。肺气壅滞,应选用理气宽胸的药物,因于外邪客肺者,配伍宣肺解表药;因于痰饮阻肺者,配伍祛痰化饮药。

  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部分理气药具有抑制或兴奋胃肠平滑肌作用,或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或利胆等作用;部分理气药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中枢抑制、调节子宫平滑肌、兴奋心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升压或降压、抗菌等作用。

  本类药物现代多用于治疗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多种肝病、胆结石、胆囊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陈皮 chenpi

  《神农本草经》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产广东新会者称新会皮,广陈皮。切丝,生用。

  性能: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

  1.脾胃气滞证。

  本品辛行温通,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因其苦温而燥,故寒湿阻中之气滞最宜。治疗中焦寒湿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恶心呕吐、泄泻等,常与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平胃散(《和剂局方》);若食积气滞,脘腹胀痛,可配山楂、神曲等同用,如保和丸(《丹溪心法》);若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腹痛、呕吐、泄泻,可配藿香、苏叶等同用,如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若脾虚气滞,腹痛喜按、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便溏舌淡者,可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如异功散(《小儿药证直诀》)。

  若脾胃气滞较甚,脘腹胀痛较剧者,每与木香、枳实等同用,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功。

  2.呕吐、呃逆证。

  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治疗呕吐、呃逆,常配伍生姜、竹茹、大枣,如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若脾胃寒冷,呕吐不止,可配生姜、甘草同用,如姜橘汤(《活幼心书》)。

  3.湿痰、寒痰咳嗽。

  本品既能燥湿化痰,又能温化寒痰,且辛行苦泄而能宣肺止咳,为治痰之要药。治湿痰咳嗽,多与半夏、茯苓等同用,如二陈汤(《和剂局方》)。

  若治寒痰咳嗽,多与干姜、细辛、五味子等同用,如苓甘五味姜辛汤(《伤寒论》);若脾虚失运而至痰湿犯肺者,可配党参、白术同用,如六君子汤(《医学正传》)。

  4.胸痹证。

  本品辛行温通、入肺走胸,而能行气通痹止痛。治疗胸痹胸中气塞短气,可配伍枳实、生姜,如橘皮枳实生姜汤(《金匮要略》)。

  用法用量:煎服,3~9g。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

  2.《名医别录》:“下气,止呕咳”。“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

  3.《本草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陈皮中含有川陈皮素、橙皮苷、新橙皮苷、橙皮素、对羟福林、黄酮化合物等。陈皮挥发油含量为1.5~2.0%,广陈皮挥发油含量为1.2~3.2%,其成分有α-侧柏烯、柠檬烯等。

  2.药理作用:本品煎剂对家兔及小白鼠离体肠管,麻醉兔、犬胃及肠运动均有直接抑制作用;小量煎剂可增强心脏收缩力,使心输出量增加,冠脉扩张,使冠脉流量增加,大剂量时可抑制心脏;陈皮水溶性总生物碱具有升高血压作用;陈皮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鲜橘皮煎剂有扩张气管的作用;挥发油有刺激性祛痰作用,主要有效成分为柠檬烯;陈皮煎剂对小鼠离体子宫有抑制作用,高浓度则使之呈完全松弛状态,用煎剂静脉注射,对麻醉兔在位子宫则使之呈强直性收缩;有利胆、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

  3.临床研究:陈皮临床用于治疗各种胃炎及结肠炎,以养胃冲剂(陈皮、黄芪、党参、白芍、生甘草、食糖等)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杂志》,,11:30),以陈荷散(陈皮15g,干荷叶10g,砂仁2g)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浙江中医杂志》,,4:)均获良效;以陈皮70g,每日煎服1剂,治疗急性乳腺炎45例,痊愈38例(《唐山医药》,,2:10)。

  另有以陈皮为主的复方煎剂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陕西中医》,,7:),以陈皮提取物(主要成分对羟福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抢救休克等(《江苏中医》,,1:35)。

  附药:橘核 橘络 橘叶 化橘红

  1.橘核

  为橘的种子。性味苦,平。归肝经。功能理气散结,止痛。适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煎服,3~10g。

  2.橘络

  为橘的中果皮及内果皮之间的纤维束群。性味甘、苦,平。归肝、肺经。功能行气通络,化痰止咳。适用于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3.橘叶

  为橘树的叶。性味辛、苦,平。归肝经。功能疏肝行气,散结消肿。适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煎服,6~10g。

  4.化橘红

  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grandis(L.)Osbeckvar.tomentosaHort.(C.grandisTomentosa))或柚(C.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层果皮。性味辛、苦,温。归肺、脾经。功能理气宽中,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或寒痰咳嗽、食积呕恶、胸闷等。煎服,3~10g。

温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药方和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应用,切勿擅用。

本文摘自《中药学》,由彭鑫博士工作室编辑整理提供。









































德国强力白蚀消
白癜风早期能够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ianglibaby210.com/jcyrhzl/1164.html